工程圍標宰業主 港府卸責淪幫兇

安居樂業是每個人的夢想,尤其是在寸金寸土的香港,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哪怕是蝸居,更是許多家庭夢寐以求的願望。然而在現實中,即使做了業主,也未必能夠安枕無憂,由於圍標問題嚴重,龐大的樓宇維修費往往令小業主大失預算,叫苦不迭。

有二十五年樓齡的大圍富嘉花園的維修糾紛,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屋苑業主立案法團去年通過以九千五百萬元的天價進行大維修,每戶需繳付八萬至十一萬元,遠高於同類屋苑平均每戶約四萬至五萬元的維修費,引起小業主強烈不滿,質疑法團主席失職,黑箱作業,要求撤換屋苑管理委員會,推翻天價維修的決定。不過,由於法團主席辭職而無法召開業主大會,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最終鬧上土地審裁處,審裁官裁定小業主勝訴,指沒有主席而未能召開業主大會的規定不合時宜,宣布解散法團。反圍標大聯盟指出,今次案例是小業主的重大勝利,具有指標作用。

事實上,類似富嘉花園的例子比比皆是。本港每年舊樓維修費用數以億元計,吸引不少人染指其中,以「圍標」形式托價牟利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單是巿區重建局的樓宇更新大行動,至今資助一千五百幢大廈維修,發現最少八十多宗涉嫌圍標、恐嚇勸退其他承建商及推高工程費等個案。有建築界人士踢爆,有物業管理公司涉嫌串同顧問公司「一條龍」圍標,推高工程價格一至三倍,估計全港逾九成大廈維修都有圍標現象,而且全部由兩、三個龐大利益集團操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樓宇維修工程存在圍標問題,其實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當中不少涉及貪污賄賂、串謀詐騙、刑事恐嚇、刑事毀壞等罪行,廉政公署每年都接獲近千宗涉及物業管理貪污的投訴個案,但港府一直視而不見,見而不理,可謂咄咄怪事。

說到底,圍標問題正是當局一手造成,甚至可以說是幫兇。近年港府大力推行樓宇維修,並於前年開始實施強制驗樓計劃,規定樓齡三十年或以上樓宇必須每十年驗樓一次,包括公用部分、外牆、伸出物及招牌。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問題在於當局監管不力,一味卸責,加上法例存在明顯漏洞,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導致烏煙瘴氣,亂象叢生。根據法例,樓宇維修工程只需一成業主議決便可通過,圍標集團只要聯同立案法團及管理公司收集授權票,便可予取予求,小業主即使不滿,也往往投訴無門,只能任人宰割。正如有人指出,小業主勢單力弱,而且缺乏專業知識,根本不可能對抗財雄勢大的圍標集團。更不堪的是,有些小業主甚至受到百般滋擾和恐嚇,惶惶不可終日。

正所謂,不近情者多藏奸。圍標問題愈演愈烈,維修市場被高度壟斷,維修費用被大幅抬高,這已不只是單純的商業行為,也不只是損害小業主利益,而且衍生各種社會問題和罪案,難道港府還能無動於衷,袖手旁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