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中日矛盾難解

中日間因釣魚島主權的爭議頻頻且有激化矛盾之勢,中日關係如何恢復,實是無解。

安倍政府修憲解禁集體自衞權,讓日本擺脫自我軍事防衞的限制,而可向海外出兵,引起了周邊國家的緊張關係。日本國內對安倍的民意支持度大幅下降,對自民黨投反對票,仍然難以阻止安倍的野心勃勃,要恢復日本為正常國家的雄風英姿。

近日,日本又公布了「防衞白皮書」,確認安倍首相上台防衞政策和方向的重大轉變,矛頭當然是指向中國,針對中國軍費大增且缺乏透明度,更着意強調中國的海空威脅,列舉中國的火控雷達照射、軍機異常接近釣魚島海域,及設置防空識別區事件等,佐證了日本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中日關係的惡化在二○一二年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之後,讓中國宣示主權的反制活動一波又一波,增加了擦槍走火的可能,現日本又進一步要對釣魚島列嶼五個島嶼命名,真是火上加油,更引起兩岸的抗議。日本的「防衞白皮書」只書其一未闡明其二,對中日關係更投下陰影。

安倍表示暫不去靖國神社拜祭,以換取年底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上成就「習安會」,在大陸引起了反彈,大都認為不應給安倍面子,但中日糾葛總應有解套機制,愈是仇視以對,日本將在反中道路愈走愈遠。北京以中國崛起的風範不妨大度些,藉着習安會而將底線劃清,要安倍遵守,不得再挑釁,中國也不再反制,但重申主權絕不退讓。

政治的藝術在溝通,事前的溝通,事後的協調,和緩僵局,化解敵視,讓日本成為中國的鄰居,以阻其軍國主義復辟之路,此亦是中國崛起強大下的國際承擔責任;美日的關係密切,不應製造美日共同抗中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