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港毛皮業面臨大衝擊

國家對進出口管理的政策中,一向設有一個「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下稱「目錄」),被列入「目錄」的商品,便會取消其進口保稅資格。

最近,國家通報了對「目錄」的擬調整方案,準備新增一百四十二項商品,其中大部分是港商賴以維生的原材料。筆者身邊不少在內地設廠從事加工貿易的商家對此感到憂慮,其中一位經營毛皮業的友人指出,今次的調整對毛皮業衝擊甚大,甚至可能會令到整個行業一蹶不振。

香港毛皮業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發展,時至現在,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優質毛皮時裝進出口中心,每年透過香港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加工毛皮和服裝製品佔全球總額的七至八成。現時,香港的毛皮業約有一百八十間公司,共提供了七萬二千個直接就業職位,受惠於此行業的周邊產業及服務人員估計有近二十九萬人。

但近日,國家有意將整張生水貂皮、其他瀕危生狐皮、其他整張生狐皮及已整而未縫製的整張水貂皮等,列入進出口調整「目錄」之中。換言之,日後上述毛皮進口原料,均將要繳付百分之十二的關稅,以及百分之十三至十七的增值稅,令經營成本大幅上升,大大削弱港商的競爭力,不僅會令香港失去全球領先的地位,令從業人員面臨裁員威脅,同時亦會損害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內地正在萌芽的毛皮養殖業等。

據了解業界正努力向有關當局反映意見,希望國家在調整「目錄」時,把進口毛皮原材料加工貿易政策維持現狀不作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