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舊時男歡女愛,還有節有守;今時今日的國際關係,可都利字當頭,莫說不會還君明珠,更會歡天喜地的吃兩家茶禮,三心兩意者周時有之。比如巴西,才接待過中國的習近平主席,承接了中國的大筆生意,轉過頭又跟日本的安倍晉三首相會面,生意做不停。
中日競爭,從釣魚島的船進船出問題,一路鬥到國際關係,不只南美,就是歐洲,以至東南亞各國,中日領導人都經常前後腳地造訪。中日爭相拉攏他國,除了比實力,也要比外交手腕,不少國家都因為中日競逐而在經濟上獲益。
自從奧巴馬上台,老美在軍事上收斂,但是獨沽一味,強調「重返亞太」,意義就是幫日本政權鬆綁。內政上,安倍大搞「安倍經濟學」,經濟效益本來要看長期,但短期內卻能打響經濟派頭,為暮氣沉沉的日本經濟注入動力,予國民搞活經濟的形象,增強國民自信心,跟政權的野心成正比。再從經濟而政治,為大動作修憲尋找合理藉口,把自衞隊正規化,從被動防禦變成主動性的軍事策略。美國重返亞太,表面上是藉第一島鏈圍堵中國,實際就是把日本這座睡火山變成活火山。
死棋變活棋,安倍魄力遠勝他的前幾任,野心更超越小泉純一郎。安倍在釣魚島製造事端,一來強化釣魚島的管轄權;再則塑造由中國挑起爭執,把中國威脅由想像變成現象;更利用南海島嶼爭端,於東南亞強化第一島鏈的聯繫。然後是外交動作連連,除了爭取釣魚島管轄的國際認可,更提升日本的國際地位,讓日本對聯合國安理會更具影響力。
老美重返亞太,讓日本當爛頭蟀,但安倍卻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