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港鐵要面對經營文化轉變

港鐵是很獨特的公司。上市前,港鐵由政府成立,卻以商業模式營運,是政府全資擁有的「國企」。和東鐵不同,在東鐵和港鐵合併之前,東鐵是典型的政府部門,兩間鐵路公司在營運上有着不同的文化,後來兩鐵合併了,由港鐵負責香港一切的鐵路事宜。

這個簡單背景勾畫了港鐵一統全港鐵路興建和營運的過程,但這個「一統天下」也是港鐵連串噩夢的開端。近年來,港鐵的營運和企業發展方針一直備受批評,到近期行政總裁的離任,更是意味着港鐵這家公司內外受困的另一個台階,很可能這只是港鐵另一波事端的開始,而非港鐵風雲的終結。

港鐵由於有官方背景,成立時是「國企」,到上市後政府亦持有超過四分三股權,這令港鐵的定位變得複雜。港鐵和領匯不同。領匯上市後政府一股不留,人們縱使對領匯的營運有意見,卻和政府沾不上邊,頂多是責難政府辦事不力,又或是口號式的要求政府回購領匯。不過,政府在港鐵內是大股東,其股權就給外界有着種種的期望,殊不知政府在港鐵上市時,為了釋除公眾對政府持股和干預港鐵商業運作的疑慮,決定當一個沉默的投資者,即以法規來制衡自己的投票權。

整合鐵路 磨合需時

然而,這也令一個奇怪的情況發生,就是當大股東的政府卻無法影響港鐵的種種決定,尤其是在票價上的調整,更是令港鐵的公眾形象受損。市民不明白為何政府在這方面好像束手無策,一股不滿和怨氣只往港鐵推,港鐵已背負了一個原罪。

近期一連串事件,例如工程延誤和多條線路的事故,令人對港鐵的危機處理和營運產生不滿和疑問。平情而言,港鐵的營運並不算差,到過外國大城市的地鐵系統參觀或使用的人,無不對港鐵的運作水平讚譽有加,只是港鐵以前的營運紀錄超卓,現時的事故水平和以前相比,當然是給比下去,也令人對港鐵的服務水平倒退不滿。

我們要明白,以前港鐵還是新的營運,當時的乘客人數不如今天般高,在新系統和較少乘客壓力下,港鐵自然有着營運上的優勢。加上港鐵是在七十年代興建,可以參考倫敦、紐約這些地下鐵路經驗,在往後的營運上自然行對了頭,也令港鐵予人優質服務的印象。

可惜,這個優勢隨着港鐵的大一統而變得困難。首先,港鐵不少路線是在七十年代興建,至今已使用了差不多四十年,系統上無可避免老化。硬體上車站已蓋好,月台數目、長度也定了下來,但這些硬體設計的需求估算,明顯料不到今天的重,除了加深港鐵列車的負荷之外,更令到未來缺乏提升營運水平的空間。本來改善訊號系統,藉操作上的改良來使服務改善,是一個可行之道,但在硬體上的設置局限,已令訊號系統提升所產生的好處打折,又或是再也缺乏提升的空間。

此外,港鐵大一統的另一個後遺症,就是要整合全港的鐵路網絡,當中涉及不少工序上、系統上的磨合。一套系統由於有其營運上的獨特性,也令這個整合過程出現了種種狀況,目前見到林林總總的問題,無疑是吹響了營運重大事故的警號。現時出現的只是影響服務水平的小問題,假如這個深層次原因得不到解決,未來難保不會出現重大事故。

放下身段 多聽意見

港鐵角色獨特,使大眾對其營運和企業發展有着期望,背負着這個原罪,港鐵動輒得咎。一個專業性強的機構如港鐵,要滿足大眾對其營運上的期望,外在的公眾接觸比工程專業來得重要。未來港鐵要是冀望在公眾身上挽回失去的稱譽,管理層也許要放下身段,多聆聽持份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