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徵不明顯,初期只感到肚脹、食欲不振等,容易忽略。本港每年接獲一千一百宗胃癌新症,由基因突變及環境因素引起。香港大學為一百名胃癌患者的腫瘤基因排序,發覺涉及數以百個基因突變,並首度發現瀰漫型胃癌與名為「RHOA」的基因有關。三分之一胃癌屬瀰漫型胃癌,當中一成四患者帶「RHOA」基因突變。研究結果有助日後研發標靶藥,為患者帶來曙光。
專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慢性胃炎、長期吃醃製和高鹽食物,均可增加胃癌風險。市民如果感胃部不適,應盡快求醫。
研究由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講座教授梁雪兒帶領,一百名胃癌患者參與,年齡由三十多歲至八十多歲。港大抽取患者腫瘤組織作全基因排序,共找出數以百個「腫瘤驅動基因」。梁解釋,胃組織曾因染色體斷裂再重組、基因密碼改變等,可致DNA受損,繼而產生腫瘤驅動基因,誘發胃癌。
胃癌可細分四種,瀰漫型佔整體胃癌的三分之一。研究首度發現,瀰漫型胃癌患者中,原來一成四人帶「RHOA」基因突變,即整體百分之三胃癌患者帶該種基因突變。
梁雪兒稱,瀰漫型胃癌極具侵略性,主要攻擊胃竇位置,現時並無有效治療方案。倘能研製針對「RHOA」基因的標靶藥,或可為患者提供較個人化治療。
港大病理學系名譽臨床教授袁兆燦指出,瀰漫型胃癌以年輕患者佔多,三至四成人是三十至四十歲,女性較多。有動物實驗指出,長期吃高鹽食物可令身體積聚致癌物亞硝胺,增加患胃癌風險。他建議市民少吃醃製食物,如泡菜、鹹魚等。梁雪兒補充,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胃部發炎,長遠或惡化為胃癌。胃癌初期病徵不明顯,患者感不適應求醫,服用抗生素等消除該菌,並考慮照胃鏡確定有否患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