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男女失衡,有大學「單身男」實行自救,組織大學跨校組織,聯繫各大學的「失衡學系」,為「草食男」及「怕醜女」牽紅線。組織成立半年先後為工程、護理、商科等學系、近四百名大學生舉辦跨校聯誼活動。為了速成配對,組織在活動後會跟進個案,協助互有好感的參加者約會。有「搞手」說參加者中曾有工程系男生以全套「見工look」出席,但全程只顧低頭電話及吃零食;亦有傳理系的女生見到陌生男生時嚇至腳軟及滿面通紅,組織期盼透過這類社交活動協助一眾怕醜仔女衝破社交的身心障礙。
根據大學資助委員會的資料,八大中,教育學院「女多男少」問題最為嚴重,以一三/一四學年計算,男女比例高達一比三;嶺南大學的失衡比例亦不弱,男女比例達三七之分;至於科技大學則相反,出現「男多女少」,男生比例佔整體六成二。以學科計算,被視為「和尚寺」的工程科技學科男生比率更高達七成,至於修讀教育學科的女生則多達近八成。
今年二十四歲的尤祖邦(阿邦)兩年前畢業於科大的電腦科學學系,現職銀行工作,在學期間有感校內「單一化」情況嚴重,半年前與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聯校組織「UCOLS」,包括去年畢業於港大經濟及金融學系的陳傑朗(KC)、科大電腦工程學系學生林崇輝以及港大工程學系張健朗(阿朗),以「過來人」經驗協助一班師弟妹擴大社交圈子。
為打破院校及學系男女失衡局面,聯校活動的男女比例會設定為一對一,每次活動約有六十名大學生參與,迄今已舉辦六次活動,五月時曾舉辦專為工程及護理學系而設的聯繫活動,三十個男生名額在兩至三日內額滿,女生名額亦在兩星期額滿,預計暑假再加開一場。
活動前參加者會獲配對一名「守護天使」,雙方獲取電話號碼後不能私下見面或交換相片,參與活動前只可透過電話認識對方。阿邦指過去有不少怕醜男、怕醜女出席活動,大會安排很隨和,像在餐廳搞慶祝會或「麥記生日會」般,安排參加者玩非洲話事啤、爭櫈仔等遊戲「破冰」,令他們容易相處。
「有好多參加者心態係想識朋友,但嚟到又唔夠主動,在場工作人員見到參加者摺埋一二角時,會邀請佢哋一齊傾偈。」他又指,現時不少大學生經常將「出Pool」掛在口邊,但是到參與真正的社交活動時又會怕「面懵」,「可能手機app(聊天程式)太流行,慣咗網上傾偈,缺乏人同人之間溝通」。
另一名搞手KC指曾有工程系男生連續多次捧場,直言「係嚟學嘢」,「最初見佢着一套formal suit,好似嚟見工,但係又一粒聲都唔出,我哋仲以為佢係場地manager,真係好似草食男一樣;事後我哋有同佢檢討,第二次打扮得型啲,講嘢大膽咗,第三、四次已主動傾到偈,有進步。」亦有修讀傳理系的女生到場時見到多名陌生男生在場表現得非常緊張,「見到成塊面紅晒,隻腳仲軟一軟,但後來工作人員同佢打開話題後又好順暢。」
組織成立半年,先後撮合二、三十對大學生情侶,但作為搞手,四名男生中大部分仍是「單身男」,阿邦笑稱「能醫不自醫」。
記者馮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