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醫院在一間內科病房撥出四張床設「正壓呼吸機」病區,專門照顧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內科病房夜更當值護士因而要增加一人。但院方不額外加人,竟由毗鄰兩間隔離病房各「借將」半個人充數,要兩名外借護士通宵兩邊走,令隔離病房隨時僅一人把關。護理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質疑院方「十個煲得八個蓋」,強推新服務,漠視護理質素。
為改善病人護理質素,公立醫院開展新服務。伊院本月七日推出先導計劃,在其中一間內科病房G10撥出四張床,設「正壓呼吸機」病區,集中照顧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內科病房夜更當值護士需由兩人加至三人。
院方無額外加派護士,新增的人頭要由毗鄰的兩間成人隔離病房A10和C10借調,各派半人分「上下半場」,輪流頂更五小時。換言之,借調的護士要在內科及隔離病房兩邊走。有內部人士質疑,隔離病房設十二張病床,有十二至十三名護士輪流當值。為保障病人,即使人手緊張,夜更仍堅持兩名護士當值,但新安排令隔離病房夜更僅餘一個半護士,院方的做法漠視病人安全︰「若有病人心臟停頓要急救,病房只有一名護士,究竟要召喚另一間隔離病房護士,或是夜更護士長幫手?」護士若進入雙重電門的病房照顧病人,病房外發生甚麼事無人知道,「管理層係咪要發生意外才後悔?」
伊院回覆指,新安排是內科優化服務計劃一部分,推行兩個月後會檢討。因隔離病房病床使用率較低,平均僅百分之六十,病人情況相對穩定,院方評估後認為可調配隔離病房護士支援。院方強調,該名外借護士離開隔離病房後,若有突發事件,當值的資深護師會馬上召回外借護士。而三間病房設於同一樓層,位置接近,過往亦有發生互相支援應付突發事件。
立法會護理界議員李國麟批評院方將護士當「看更」,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無法正常換氣,屬高風險病人,需用正壓呼吸機協助呼吸,護士要定時巡房確保病人呼吸暢順,安排不熟悉內科病情的頂更護士照顧,對病人康復並不理想。他質疑院方行政失當,內科應先評估人手能否負荷新服務,不應單憑病房使用率,便斷定隔離病房人手充裕要求借人。
記者曾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