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學競爭稍減 知識化漫漫長路

得益於考生減少及自資學位增加,第三屆文憑試考生進入大學的競爭激烈程度明顯低於前兩屆,當然是一件好事。可惜,這未能改變本地大學升學率仍遠低於發達地區、甚至不如第三世界的事實,未能掩蓋港府對高等教育重視不夠、承擔不足的尷尬,知識化經濟對香港而言,仍然是漫漫長路。

中學文憑試今日放榜,例牌受到全城高度關注。考評局昨日率先公布考生整體成績,在七點九萬名考生中,有二萬七千多人考獲「33222」的最低入學門檻;今年有十二位狀元,較去年的九位多;而考獲六科及五科「五星星」佳績者,亦較往年增加。除了中文合格率不如英文這一反常現象外,總體看,今年考生成績優於上兩屆,顯示文憑試進行到第三屆後,學校及學生逐漸適應新的考試方式。

由於今年考生較去年勁減,加上自資學位課程學位增加近兩成,造就合資格考生較去年容易「躍入龍門」。今年是平均二點二人爭奪一個政府資助的八大學位,比去年二點三人爭一學位為低,若將自資院校七千多個學士學位計算在內,更降低至一點三人爭奪一個學位。有升學專家指出,競爭較以往放緩,學生在改寫志願時可以更進取,沒必要如過去那樣,為了進大學而報讀冷門專業,影響日後學習表現。

然而,在今年文憑試放榜的一片「喜訊」聲中,唏噓仍然多於歡笑。所謂入大學競爭放緩,只是相對跨入大學最低門檻的考生而言。事實上,近八萬名考生,只有兩萬人入大學,百分之二十五的升學率仍然是世界上最低之一,不僅對發達國家望塵莫及,即使在兩岸四地,香港亦是最低的。曾幾何時,台灣及內地的大學升學率同香港差不多,甚至更低,現在香港已被遠遠拋在後面,怎不叫人汗顏。

再說,今年較多人可以圓大學夢,原因是自資學士學位明顯增加,而政府資助學位依然原地踏步,仍然爭崩頭。眾所周知,自資學位的含金量、市場認受性未必比得上資助學位,但學費更高,而且幾乎年年加價,學生及家庭的負擔更重,不少人未畢業已背負一身債務。港府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為甚麼在別的地方大手大腳,對教育投資卻如此吝嗇呢?為甚麼要以教育產業為藉口將政府責任推卸給市場化、商業化呢?

投資教育,等於投資人才;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一個地方明天會如何,端視今日對教育有多少投資。強大的經濟體,必然有強大的教育體系,強勁的人才儲備,不重視高等教育而能維持經濟蓬勃者,未之有也。香港經濟多元化、知識化至今仍淪為空談,根本原因就是港府官僚鼠目寸光。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從港府對高等教育投資不足、大學入學率長期低位徘徊觀之,香港的明天實在無法令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