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俊文報道】政府擬於小蠔灣興建第一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的計劃,因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中止待續議案,撥款暫未有着落,由於工程招標有效期月底屆滿,料需重新招標,中心恐難如期於二○一六年落成。但今次的挫折未必是壞事,有本港生物學者指出,中心擬採用傳統「單相」廚餘發電技術「嘥料」,處理過程中部分可供發電的氣體遭浪費,建議改用嶄新的「兩相」厭氧技術,重新收集「浪費了」的氣體再加以利用,發電量證實可激增四成,令設施發揮更大效能。
由於財委會通過對撥款申請的中止待續議案,興建中心的十五億元撥款,最快待十月立法會復會後,才能再審議。換言之,政府可以有時間再研究將採用的轉廢為能技術。環境保護署回應指,當局會密切留意有關研究的發展,期望新技術能提高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的生產效能。
擬建的小蠔灣第一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每天可處理二百噸廚餘,擬採用傳統「單相」廚餘發電技術,把廚餘轉化為生物氣和堆肥物料,生物氣為可再生能源,每年可產生一千四百萬度電到電網,足夠三千家庭住戶使用,有助每年減少二萬五千噸溫室氣體排放。
但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煥忠接受訪問時指出,傳統「單相」發電技術是將廚餘放進一個反應器內進行厭氧處理,有機物被水解成有機酸,有機酸在厭氧環境下產生沼氣,再送到電熱聯產機組供發電。但過程中,多達兩成二氧化碳及氫氣會經反應器管道排出,令本可產生沼氣的資源變相遭浪費,發電量差強人意。
黃煥忠獲研究資助局資助近八十萬元,與研究團隊花兩年時間把「單相」技術優化成「兩相」技術,將單一反應器分拆成兩個反應器,第一個反應器內會設專門管理、將原本浪費的二氧化碳及氫氣重新收集,並傳送到第二個反應器刺激沼氣產生。
黃又按兩個反應器不同需要營造獨特環境,務求生產出最多的有機酸和沼氣。他說:「產出有機酸所需嘅環境要酸啲,但產出沼氣嘅環境又要鹼啲,所以兩個反應器嘅環境其實唔一樣。」經改良的「兩相」技術較傳統方法,發電量證實增加四成。黃坦言,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有助為日後的生物氣發電引領新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