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三人組擔當角色 第五代選擇定位

持續了十天的「全民投票」近八十萬市民通過「電子」和「實體票箱」投了票。有關組織搞的三個「政改方案」全部含「公民提名」,因此,八十萬人的投票結果顯示他們全部支持「公民提名」,其中「真普聯」的「三軌方案」得票逾三十三萬,佔投票率百分之四十四。「三軌方案」除了「公民提名」還有「政黨提名」及「愈民主愈好」的提委會提名。同時近七十萬票支持若政府政改方案「不符合國際標準」也即普及而平等的選舉,立法會就不應該通過該方案。

民怨一發不可收拾

對於今次「全民投票」,北京一開始就強烈反對,認為它完全不合法,沒有任何效力。港澳辦、中聯辦都發聲予以譴責,中港官媒齊聲批判。可惜,這些言行完全不中繩墨。「投票」活動的發起者和香港人當然知道他們只是意見的表達,和有沒有「公投效力」的「全民投票」沒有關係。朝廷搬出「法律問題」來否定和批判今次投票完全不着邊際,是「指南打北,指東說西」,起不了「阻嚇投票」的作用。相反,大大刺激了民意,讓許多香港人以為中央是在威嚇港人,要港人「收聲」、「閉嘴」,是在剝奪《基本法》賦予港人發表意見的自由,損害香港的法治和人權。聯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國務院發表了在「一國兩制」下「中央擁有對香港全面管治權」的白皮書,民怨民憤之火更一發不可收拾。八十萬人投票的「戰果」是連反對派都萬萬沒有想到的。

有了八十萬人投票,反對派底氣大增。第一,他們能夠「挾民意主導政改」,用「公民提名」及三軌方案強力反對「篩選」方案;第二,他們可以「挾民意組織佔中」。因此,不管北京承不承認這個投票結果,怎麼評估其意義,在爭取民心之戰中已大大陷入被動。

與此同時,香江府衙、「政改三人組」也倍感壓力,他們的「工作責任」、「政治責任」不能像港澳辦、中聯辦似的,一句「非法」就可以對投票結果「置之不理」。他們明白作為香港的「管治者」必須對如此規模、人數眾多的民意有負責任的回應,而這樣的回應一定要體現在政改方案中。

特區政府有建言權

不錯,香江政改和普選特首是以中央為主導,但特區政府也有一定的角色和功能,具體立法推行、面對港人要靠他們,特區政府對制訂甚麼樣的政改方案仍有建言權。

對香江民意清晰表達的意向完全有權向中央陳述自己的看法,北京不可能也不會對此不屑一顧。因為中央知道自己有責任「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有責任為特區政府「排憂解難」。如果中央強令特區政府制訂一個明知遭到香江民眾反對、難以在立法會通過甚至有可能「幫助」佔中大規模發生的政改方案,那首先受害受損的就是中央自己,她要「說服」特區政府已很困難。

因此,面對八十萬人的投票結果和強大而清晰的民意,香江府衙、「政改三人組」是個甚麼態度並非沒有意義,只要他們「善加利用」,從實際出發、從香港實現普選、長治久安出發,他們是有前所未有的「做嘢空間」的,他們是有真正表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機會的。當然,這也在考驗他們的「本心」,他們的道德勇氣和政治智慧。

同樣的考驗也落在了中共第五代身上。面對滔滔民意,中央一如既往的採取「不承認」態度、堅持強硬方針是最容易不過的,因為中央的強大的確可以勢壓人、為所欲為,然而,以歷史文明觀照,這不過是蠻橫、愚頑和懦夫而已,第五代要選擇自己的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