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向左走,向右走

香港社會對中國的態度,延伸成為政治上的親中派(社會稱之為建制派)和疑中派(社會稱之為泛民主派,另外還有從疑到反的一小部分處於政治光譜極端位置的人士),雙方壁壘分明,嚴重把香港社會撕裂。而從這份撕裂,又破壞了香港社會的內部信任基礎。所以香港回歸十多年來萬事不成,跟過去的高效率比較,西九文化區、舊啟德機場郵輪碼頭等項目,一拖便是十多年。 對內地的態度上,矛盾也從民間生活議題到政治體制,甚至例如新界東北發展等內部事務,都容易被引入內地因素而受到質疑。

今天我們去評價一個政治人物,首先會問這個人是哪個派別的,先考慮其出身背景,而不是有甚麼主張和見解。其實在左、右之分當中,也有不少人士的主張是相近的,但是我們仍然習慣把他們分左或右,最多是給他們加上一個溫和的標籤,以顯示他們的主張處於較中間的位置。似乎我們的劃分標準,並不能也不準備出現一個中間派別。

在任何一個社會,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人士持有鮮明政治屬性取向是正常的比例。如果按照左右劃分,這樣計算,一個社會應該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市民屬於所謂的中間派。這些人士並不特定支持某個派別、或只是會支持長時間的中間派政黨。他們更多是按照每個政策討論來作出選擇。可是現在的香港社會,似乎這種取態的聲音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香港擁有充足的資源和能力去解決任何實體問題。最需要的是重建社會的互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