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表的有關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白皮書,終於發揮了巨大的火上澆油之動員作用,反對派組織的「公民提名」、「全民公投」已獲得最少七十萬市民的投票支持。單從「表達民意」的人數上看已大大超過了○三年的五十萬人「反二十三條立法」大遊行。
當年大遊行之前兩日,總理溫家寶蒞港參加回歸六周年慶祝活動,那時「反二十三條立法」的社會氣氛已相當緊張,預示有大風暴來臨。但香江府衙、董建華政府大大低估民意,溫總得到的「匯報」是大概會有三至五萬市民上街遊行,對香港這個「示威之都」而言不算甚麼,沒啥了不起。
然而,溫總七月一日中午離開香港,就在深圳看到了香港五十萬人上街遊行的「壯闊場面」,震驚不已,對香江府衙判斷形勢錯得離譜十分惱怒,也首次「近距離」見識了香港人的「反抗方式」、「民意表達」。那時正逢「胡溫新政」不久,當局特別強調「以民為本」、「執政為民」、「悉心傾聽民眾呼聲」、「建設和諧社會」,對香港五十萬人上街遊行極為重視。朝廷成立了以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為組長的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派出大量人員深入香港社會,全面了解真實情況和民意民情,調整對港工作方針,理順各種關係。很快中央對港工作出現了一個化解矛盾、緩和關係、引導中港融合共創雙贏的新局面。
今次政改之役,反對派早已事先張揚了三大鬥爭策略:一是成立爭取真普選聯盟,以「真普選」為綱領擺出陣勢,打輿論戰和爭取民心之戰;二是提出「公民提名」方案將「真普選」主張「方案化」、「具體化」,對抗朝廷和香江府衙的「篩選」方案;三是組織動員「佔領中環」運動,以此為手段向朝廷和香江府衙施壓,展現民意壓力,形成「真普選」、「公民提名」與官方官意的「篩選」主張對決。雙方都清楚,整個政改戰役誰勝誰負的關鍵就在誰能爭取到更多的民意支持,乃民心之戰。如果中央的主張能夠贏得多數港人之心,「有篩選的政改方案」就有可能在立法會通過,「佔領中環」就不會有形成社會壓力的規模。反之,政改方案必難通過,「佔領中環」就會出現數以萬計的人數規模。面對這樣的規模,無論「騷亂」與否,無論警方「鎮壓成功與否」,都是朝廷之敗。二○一七年的「新特首」、「新政府」都難以有效管治香港,局面會更亂,矛盾會更深,一國兩制將崩盤。
在反對派的三大鬥爭策略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全民公投」。其結果能夠即時顯示政改之役的民心之戰況,對「佔領中環」的規模有直接的影響,對香江府衙稍後推出甚麼樣的政改方案也有影響。朝廷明白它的重要性,因此在政改諮詢下了大量的工夫、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港人和反對派開展一波又一波的統戰,從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到立法會飯局,到香江府衙大搞「早餐會」,安排中聯辦官員、反對派議員「邊吃邊談」到「有求必應」的邀請反對派議員到上海座談到張曉明逐批逐個與反對派議員「溝通交流」,朝廷施展的統戰軟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反對派,也贏得了港人對朝廷「誠意推行政改普選」的好感。
政改諮詢首階段完成後,香港政治氛圍和緩,「全民公投」氣勢受挫,連「佔中三子」對投票人數能否「理想」也底氣不足,估計能有三十萬人那就是頂破了天。不料,白皮書一聲炮響炸開了鍋,將朝廷的全部統戰功效轟得一乾二淨。人們要問,為何某種「低級錯誤」有人總會不斷重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