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從房委會財政壓力說起

最近房委會舉行了例會,會上有委員發言表示擔心未來公屋增加建屋量,會令房委會的財政壓力大增,也對居屋可以補貼公屋的興建不表樂觀,現時房委會面對龐大的建屋量,在財政上的確不容忽視,也凸顯了公屋政策上的公共資源運用,將會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課題。

政府注資 難以避免

在政府未有實行新的長遠房屋策略之前,公屋的興建量是定在每年一萬五千個,但以這個建屋量,房委會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也預示,未來的投資和現金結餘,會由現在的六百八十多億元,下降至二○一七年的二百八十多億元,要留意的是,這還未加上新的建屋目標,長策會建議十年的公營房屋建屋量是二十八萬八千個,即平均每年要興建二萬八千個單位,公屋數目上已比目前多了三分之一。

以目前房委會的財政實力,每年一萬五千個單位已面對財政壓力,再加上增加的三分之一公屋建屋量,以目前房委會的財政實力根本應付不了,向外間尋求資源已經是必然的事。問題是,這個外間資源是向何方尋求,尋求的數額是多少,和在甚麼時候尋求。

目前興建一間公屋的成本,由七十萬到一百萬元,若果我們預算建築成本上升,簡單點算每間公屋的成本是一百萬元好了,每年要興建二萬個公屋單位就要花上二百億元,可見這個建屋的包袱有多大,而且我們不要忘記,公屋在營運上是有虧損的,在擴大了公屋的建屋量後,這個公屋虧損也會愈來愈大,公屋已在營運和興建上有了結構性的困難,這個結構性財政困難,並不是說政府要以用者自付的方式來回收成本,因為公屋的目標是要為低下階層提供安居之所,房委會在租金上也不是以用者自付原則來回收,而是以住戶的負擔能力。在這個前提下,房委會在公屋上的財政問題就必須有外間的支持,而政府注資已變得不可避免。

政府要注資多少?最理想的方案自然是注資大量的基金,好使房委會可以用來投資生息,用投資回報來作建屋之用。若果我們以百分之五的回報率作估算,而建屋費用是每年二百億元,這個儲備基金便需要四千億元。四千億元是一個天文數字,政府縱有金山銀山也不可能將四千億元給房委會。

免租安排 課題複雜

所以我們要理解,一方面房委會有政策使命去為市民提供公屋,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理財,在開源和節流上房委會要做更多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卻往往會吃力不討好,也會令社會的爭議升溫。

其中一個即將面對的問題,是公屋今年的租金調整。現在公屋租金有可能上升百分之十,社會上不少民意代表已紛紛表示要求房委會推出免租期,藉以減低公屋住戶的加租壓力,可是若提出免租安排,房委會又會少了租金收入,這對未來的財政壓力更是雪上加霜,也見到了一個弔詭之處,就是免租與否,代表的是已住進公屋和在輪候公屋的人的利益衝突。

若果我們對公屋住戶免租,這是對已享受低廉公屋租金住戶的多一點公共資源上的補貼,是將公共資源傾斜向目前的住戶,是否可以在目前的財政環境下站得住腳呢?現在社會已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也預示了這個課題的複雜。

另外是政府注資的問題。雖然說政府注資無可避免,但將公共資源放在公營房屋上,也會令其他社會服務受到影響。醫療和教育也面對資源不足的困難,而一些其他社會服務也要求增撥資源,政府的儲備也應付不了這許多的要求。一個棘手的財政困難已放在眼前,考驗的是社會可否從總體利益出發去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