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布《「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在本港及國際引起關注是可以預期的事,也是中央意料中的結果。白皮書全面論述中央如何理解「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等港人耳熟能詳的概念,背後的政治考慮及相應的制度性安排,雖然新意欠奉,但突出「一國」這個前提,強調「兩制」並非等量齊觀,卻教市民別有感受。
白皮書在輿論上引發爭論無可避免。近日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指不應將法官與司法人員視為「治港者」,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理論,在司法界引起哄動,估計爭拗會持續一段時間。
有趣的是,華府的反應非常迅速,表示美國一貫支持「一國兩制」原則,認為當年鄧小平的這一論述,有利於香港的繁榮昌盛,甚至中國亦因此受惠,但對北京擁有的對港管治權的論述則不置一詞,美國的姿態相當明顯。
白皮書選擇公布的時間適逢七‧一前夕,有向泛民主派警示的意味,殆無疑問。
不過白皮書的第五章有關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的內容,顯然是要為政改討論指明方向,推動本港各界聚焦《基本法》有關提名委員會這個關鍵機制。中央與泛民的角力,未來一個重要回合將是八月人大常委會審議特首有關正式啟動政改進程的報告後,所作出的決定,有可能為選舉程序及方法「一錘定音」,白皮書的論述要為此做好輿論上的準備,掌握政改的話語權,打贏後續的民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