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指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曾經洛陽紙貴,因為指出了中國傳統政治的兩點死穴。一是作者把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等明代風雲人物聚集於公元一五八七年前後,揭示中國盛極而衰的內在原因之一是以道德代替法律,二是缺少數目字管理。
說起以「道德代替法律」,這是國人不難理解的,內地的許多政令不是依法產生,而是來自官員高幹的意志。論者認為,從道德上說,從周禮開始,中國便漸漸流行「三從四德」,這套數目字管理是中國古代婦女管理的憲法,一直沿用了幾千年。此外,還有「三跪九叩」,黃仁宇立論批評明朝特別注重「連叩三頭、重複三次」的三叩九拜,不禁令人詫異:試問天下,哪個國家對國民之膝蓋有如此精良的「數目字管理」?
「數目字管理」其實就是「數字春藥」,禍港七年的前特首曾蔭權爵士就最愛發揮「數字春藥」的威力,甚麼「六大優勢產業」、「十大基建」、「單靠金融業可以養活一千萬人」……無不是讓香港服用了「數字春藥」,再讓一眾高官上演「起錨」鬧劇,自我感覺高潮迭起,如此香港就昌盛繁榮起來了!
好大喜功的人,往往在「數字春藥」下迷失自己,而一些不知務實如老朽之流,亦往往墮入此中陷阱,譬如賭馬,不計每次從電話轉帳的賭款,偶爾中了一萬幾千,便以為「贏」了,其實從銀行轉帳去電話投注戶口的銀碼,加起來,通常幾倍於「贏」馬的銀碼!
還是民間的大媽有智慧,記得南京交管部門啟動交通違法整治行動,一位交警提醒大媽:多走幾百米,前面就有路口;大媽說:人生能有多少個幾百米,每天都繞幾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時間就荒廢了!明乎大媽的簡樸直觀,就不會誤墮「數字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