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最近頻繁和朝廷駐港機構、香江府衙、反對派頭頭接觸,「交流」政改、普選特首問題。英國方面得到的印象和判斷是不要對今次政改過於悲觀。英方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反對派,並婉轉「勸喻」,對政改問題,反對派應把注意力放在「傾篩選」上。「公民提名」之類就不必「瞎耽誤工夫」了,北京肯定不會放行。
香港問題上,特別是關乎主權、治權、政改問題上,英倫對北京是有豐富的談判經驗的,知道甚麼談得成,甚麼談不成,北京甚麼能讓步,甚麼不能讓步。世界上,許多談判不能讓步的原因有兩項:一是關乎根本的核心利益不能讓,一讓,後果不堪設想,後患無窮;二是特別關乎「臉面」、「尊嚴」的問題不能讓,一讓,就無以在此世界立足,必遭所有人的輕蔑,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中國人講究「人活臉,樹活皮」。樹木枝葉可削,主幹可伐,都能繼續存活,能再生長,但樹皮被刮掉,必死。人之臉如樹之皮,「生死」攸關也。
英國人在和北京談判香港問題時,反覆領教過上述兩條。當然,這兩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受制於許多複雜因素和大形勢的。
當年談判,英國人最初沒看清楚,以為她的強硬和炮艦,以為北京對「香港經濟價值的特別需要」,會令北京在香港主權、治權問題上讓步。結果碰了壁,經反覆較量,僵持有年,英倫明白了北京甚麼地方不可讓,甚麼地方可讓,遂有「聯合聲明」簽署。
後來,政改問題上英倫又錯估形勢,單方面推出「三違反」方案讓北京「生吞」,這在利益和臉面上又大大觸怒了北京。不能讓,而肥彭又死硬到底,結果一拍兩散,政改「直通車」被毀,北京「另起爐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