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室外空氣污染情況,可以抬頭望望藍天白雲,但室內空氣質素,又能怎樣了解呢?香港理工大學收集近十年的住宅、辦公室及課室的用家意見,再加上美國及香港的室內空氣質素標準,設計出一套評分系統,可反映室內環境的舒適滿意程度,更研發手機應用程式,助市民及樓宇的管理人員初步掌握身處環境,並因應情況作出微調,自製理想安樂窩、工作及學習空間。
「好多人關注室外環境污染問題,但係好少人會去理室內環境質素,其實明明我哋就有好多時間會留喺室內。如果室內環境唔好,對身體嘅影響更大。」一向關注樓宇環境的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副教授梅國威博士指,香港環保署及天文台均有監測室外空氣污染,定時量度大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反觀室內空氣,當局卻只有自願參與性質的認證計劃,反映關注度不足,令人忽略空內環境的重要性。
梅博士遂與該系副教授王寧添博士在十年間透過問卷,收集市民身在住宅、辦公室及課室時,認為最舒適的溫度、光度及聲音,再綜合美國及香港對於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塵污染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標準,分別制訂住宅、辦公室及課室三款室內環境質素評分系統,並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室內環境質素計算機」。現時只限iOS用戶免費下載,稍後Android版便會上架。
王博士指,App操作簡單,只要輸入住宅室內溫度、人數、有否開窗等資料,就能得出熱舒適、聲音、光度及室內空氣質素四方面的評分,初步掌握身處居所的環境質素。而辦公室及課室的計算機,主要供樓宇管理員使用,故會加入需要儀器量度的二氧化碳含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等項目。
「當你見到IAQ(室內空氣質素)唔合格,就代表室內唔流通,積聚好多二氧化碳,室內好易有菌。但因為二氧化碳冇色冇味,唔易察覺,好易忽略。」梅博士建議,當市民發現室內空氣質素超標,可即時打開家中門窗,保持空氣流通。至於辦公室及課室,則可以加強抽風及減低空間的人數密度,「室內污染係長期問題,應該經常監察住。」
圖﹕關萬亨
文﹕溫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