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九龍城小店

香港作為世界城市,在餐飲文化方面還有很大優勢。例如香港的蘇豪區,雖然啟動的時間晚於原創者的紐約及倫敦,但在人流熱鬧、品牌的多樣化和規模方面,香港都勝過紐約及倫敦。

蘇豪區主要屬商業精英玩樂的地方,與香港的平民社會隔了一層,九龍城卻是香港平民的餐飲區。首先是街市及附近的街舖,再外延至幾條街的食肆,潮州食材、泰國菜乃至清真牛肉等種類齊備,菜餚多元化,交通也方便,毗鄰不同檔次住宅,只是離地鐵站稍遠。

九龍城這個區的發展,最初是借助啟德機場的需求外溢。然而,九龍城街市卻是土生土長,與本地社區一起演變的。啟德機場搬遷後,對太子道西一側的食肆受到頗大的打擊,但十多年來,它們都轉型發展得不錯,且較前更多樣化,更有特色,不是只供乘坐飛機的旅客匆匆忙忙地填飽肚子。無論潮菜、泰國菜、清真菜,都在這裏集聚了一些頗受食客歡迎的店子。

九龍城從街市攤檔到商店到食肆,不少經營了幾十年,已成集體回憶。其特色來自小本經營,長年堅持原來的做法,有街坊的情感,不是唯利是圖,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做得這麼久。餐飲文化是體驗,以人為本,故此傳統很重要。只有小店才能守得住傳統,堅持原則,或許小店難以大發達,但不是所有人都要求發達,發達也有代價。

從來社會發展依靠小型、微型企業,而不是靠大企業,後者只是掠奪財富,少有反饋本土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