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皆因港府起 不在旅客多與少

近日限制個人遊的說法甚囂塵上,特首梁振英首度透露,在未增加接待旅客能力之前,將研究放慢旅客增長速度甚至減少旅客人數,至於「減少兩成個人遊旅客」的講法,是當局討論的建議之一。港府以「需求管理」調控個人遊數量,可謂形勢所逼,怕就怕說易行難,結果未能紓緩中港矛盾,反而損害經濟,得不償失。

眾所周知,旅遊業是本港重要經濟支柱,個人遊更是撐起旅遊業大半壁江山,去年訪港內地旅客接近四千萬之眾,其中二千七百萬來自個人遊,在港購物約一千七百億元,佔整體零售業三分之一,創造十一萬個就業機會。然而,個人遊對港經濟貢獻的亮麗數字背後,是中港矛盾不斷惡化,由於要求檢討個人遊的呼聲高漲,尤其是驅蝗、拖篋等針對內地旅客的偏激行動持續上演,當局不能繼續坐視不理,而中央政府出於支持港府施政及緩和兩地矛盾考慮,即使不願見兩地經濟融合「開倒車」,仍會作出配合。

然而,調控個人遊是一柄雙刃劍,有人歡喜有人愁。不少上水居民不滿大量個人遊旅客造成交通擠迫,推高物價,滿街都是迎合旅客的化妝品店及金舖,為日常生活帶來不便,歡迎減少旅客。另一邊廂,商界人士則憂心忡忡,指不少商戶主要顧客來自個人遊,限制個人遊將影響生意,可能會裁減人手。經濟學家指出,受到衝擊最大的是上水及油尖旺地區的零售店,如果個人遊數量減少兩成,大約會造成一萬人失業。

個人遊推行至今十年,當初被視為香港經濟的救命丹,如今則成為中港矛盾的罪魁禍首,個人遊旅客也由人見人愛的財神爺,變成不少人眼中的蝗蟲,究其根源,是港府鼠目寸光、無所作為所致。十年來,內地遊客增長四倍,但本港的景點、交通、購物商場、酒店房間等配套設施卻幾乎不變,承載能力原地踏步,造成了各種「擠迫」問題,市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干擾,北區居民受到的壓力最大。港府施政無能的後果,由整個社會來承擔,無辜的內地個人遊旅客則成為替罪羔羊。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沙士期間,香港百業蕭條,商界組團到北京要求內地放人到香港「救命」,當時副總理吳儀就擔心香港承擔力是否足夠的問題,並警告個人遊政策易放難收。可惜當時港府飢不擇食,只希望旅客多多益善,如今才承認接待能力不足,要推出所謂「需求管理」,實質就是趕客。內地旅客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今淪為「不受歡迎的人」,沒有怨恨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港府將個人遊的問題及矛盾統統推給內地解決,自己坐享其成,勢必令中港矛盾更加惡化。

有人說,香港是「旅客少了吃不飽,旅客多了吃不消」,確是一針見血。現在香港嫌內地客太多,希望耳根清淨,有朝一日香港再遭遇經濟危機,希望內地旅客來「救命」,中央還會從善如流嗎?內地客還會來自討苦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