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不叫老闆叫老奉

廣東省紀委不久前發出通知,嚴明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一律不准使用「老闆」、「老大」等庸俗稱呼。有關的通知並指出,把領導稱為「老闆」、「老大」,下屬稱為「哥們」、「兄弟」等,是「四風」在稱呼上的不良表現。本報《神州觀察》日前有所評述。

老朽覺得稱呼只是個標示的符號,不具實質功能。到內地消費,一般娛樂場所、餐館都愛叫客人「老闆」,難道被這麼一叫,自己就真的做了「老闆」?早在紀元前四世紀的《柏拉圖對話錄》,該書的「克拉提洛斯篇」指:任何給予的名字只是個名字。如果加以改變並賦予新名字,仍然可以。名字沒有自然的特性,它不過是約定俗成或使用者的習慣。

語言確是習慣。「大老政治」是晚近台灣興起的,一群老而退休的昔日大官,閒常日子無人存問,而每逢擺不平的棘手事就會被抬出來「壓場」。有學者考據,「大老」似乎首見於《孟子》的《離婁上》。其後,年紀大的「老大」變成了「大老」,則見諸明初的《解縉集》,清代姚之駰在《元明事類鈔》卷十一加以引錄。大意說當年有大學士徐均,當地有個外號叫「莫大老」的豪門,有小廝勸徐均去拜見這個「大老」,徐均被惹火了,放出狠話,結果是這個「莫大老」被嚇窒,反而跑來下拜。

官場稱呼庸俗化無疑值得檢討,「同志」稱呼漸在共產黨的詞典消失。改革開放後,人人向錢看,正是「一年一個樣,五年不一樣」,即使是老鄉,二十年代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到了九十年代已是「老鄉見老鄉,騙你沒商量」。當今官場自然也不會有兩袖清風的,反之裸官橫行,貪官如繁星,這「老闆」無本生「利」,確名不正言不順!那不叫「老闆」叫「老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