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的發展,一直在跌跌碰碰的過程當中進行。最近,隨着歐洲各國大選臨近,歐盟的前景又再一次受到關注。歐盟多個傳統成員國,包括法國、荷蘭、意大利、丹麥、奧地利、希臘和芬蘭等,反對歐洲進一步融合的政黨均處於高水平的支持率。甚至是歐洲經濟龍頭的德國,反對歐洲融合的政黨也有望贏得議席。選民的取態,反映着歐洲人對於當下經濟狀況和「歐洲民族認同感」等問題的複雜心理。
經濟開始復甦,使幾個前一段時間經濟深受打擊的歐洲國家,逐漸擺脫為換取歐盟經濟援助而實施的政策枷鎖。這些國家開始有能力獨自向市場借貸。另外,對於新通過的歐盟銀行監管和救助機制所推動的統一歐元區財政政策的方向,以及讓各國簽訂具法律效力經濟改革協議的努力,也受到不少爭議。
其實歐洲人心裏明白,發展至今天,歐洲各國已經離不開其他成員國。可是這種經濟上的互相依賴,卻又很容易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
推動歐洲融合者,通過建立統一的歐洲憲法,以及強調共同價值觀,嘗試建立一種跨國界的歐洲民族認同感。這種做法與較為傳統通過找出本身族群與其他群體相異而形成的「你『Vs』我」的自我意識不同。可是在歐盟擴張的過程當中,這種認同意識不斷被調整,形成了一種不確定的狀態。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曾在一次歐洲議會會議時說到:我們需要保護歐盟從而保護歐洲的和平穩定。是的,正是這種追求一直推動着歐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