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政改諮詢結束,反對派經過一連串將「公民提名」和「佔領中環」掛鈎的動作鋪墊後,「佔中」提前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們現在的口號是「無公提,即佔中」,幾個月後,香江府衙的政改方案只要沒有「公民提名」,「佔中」就立刻爆發。
這是反對派中最激進的主張,尚未能得到「老成持重」的溫和派的支持。這一陣子,反對派內部在政改問題上混戰不已,互相指摘拆台。不過,根據抗爭運動的一般規律,這種勢力內部的「溫和」與「激進」爭鬥,總是在「翻車」之前激進派會「愈戰愈勇」,他們的「階段性目的」總會達到。反對派「內部的爭鬥」會成為發起運動的助燃劑,從「目標宣傳」和「爭取民眾支持」上說,激進派會逐漸佔上風。
如此看來,時下反對派在「公提」、「佔中」問題上的內鬥,只會進一步推動「佔領中環」爆發。這幾個月的形勢,朝廷和香江府衙是把「政改諮詢」與「遏止佔中」分開處理的:對「政改諮詢」,朝廷對反對派使用了軟硬兩手,大搞統戰;對「佔領中環」,則一味打壓、猛批。朝廷看來,政改問題上的「鬥爭對象」主要是反對派中有立法會議席的政黨和個人,他們的態度決定着政改方案能否通過,「值得」也必須統戰,要和他們「溝通交流」、「聽取意見」。
「佔中」搞事者並非立法會議員,也不是反對派中有議席的政黨,他們是「學者、專家」,參與者多是「草民」,特別是年輕人。這些人和其組織構成了反對派中的激進派,他們最先提出了「公民提名」方案,最先把「公提」和「佔中」掛鈎。問題是,朝廷似乎很輕視這些激進派,認為他們在立法會沒有票,何須「統戰」?這是一個大疏漏,朝廷只統「溫和有票」,不統「激進無票」,結果令激進更具聲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