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越兩國因為歷史和南海資源等原因長期對立,兩國於短短四十多年,便先後爆發三次較大規模的陸海戰爭。其中一九七九年二、三月間的中越戰爭,解放軍從廣西和雲南等地出兵,一個月內攻克越南三個省會和十七個縣市,擊斃越軍三萬七千餘人,隨後撤回中國境內。
海戰方面,一九七四年中國和越南海軍在西沙爆發衝突,中方以弱勝強,收復西沙群島主權。第二次則於一九八八年在南沙赤瓜礁爆發,又稱南沙之戰或三一四海戰,暫為中越現代史上的最後一次戰爭。
南沙之戰的起因,是一九八七年三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決定由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第七十四號海洋觀察站。八八年一月,中國軍隊登上永暑礁,翌月越南派艦試圖搶佔,兩軍在礁盤上相互對峙,一名越軍於三月十四日清晨於赤瓜礁率先開火,中國迅即還擊,擊中三艘越艦,其中兩艘沉沒。
南沙之戰後,中國有效控制南沙永暑礁、華陽礁和赤瓜礁等六個島礁,此後永久駐軍及修建海洋觀察站等多種設施,為中國在南海捕魚、開採石油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