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個人遊」不經不覺已經超過十年,回顧這段時間歷程,饒有意義。
二○○三年,香港慘遭沙士侵襲,變成疫埠,市民出街均要戴口罩,當時的境況相信不少人仍印象深刻。那個時候,銅鑼灣和旺角原本人頭湧湧的鬧市,變得水盡鵝飛,市面一片冷清,就連香港標誌之一的半島酒店,疫症期間整間酒店只有一個房間租出,是該酒店開業一百五十年來從未出現過。酒店業如此,其他行業也是一潭死水,當時香港經濟之慘況,可想而知。
為了挽救香港經濟,中央政府應港方要求,答允開放「個人遊」,最初只對東莞、江門、佛山和中山四個城市開放,後來才逐漸擴展到現時的四十九個城市。這項政策,可說是為香港的經濟打了一支特效強心針,因為「個人遊」不僅帶旺旅遊業,連帶相關的餐飲、零售、酒店和交通運輸都受惠,使香港整個市場迅速恢復元氣。
「個人遊」是二○○三年下半年開始落實的,半年間吸引了六十六萬名內地客來港「個人遊」,翌年已升至四百二十六萬人次,之後每年人次均大幅上升,至去年升至二千七百三十萬人次,接近香港人口的四倍。
「個人遊」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不容抹煞,但來得太多,影響部分港人生活,摩擦便開始出現,以致給民粹分子有機可乘,動輒在遊客區滋擾內地客,蓄意激化兩地矛盾。「個人遊」的問題就正如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所言:「水太多會澇,水太少會旱。」現在是「水太多」,如何解決,看特區政府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