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心中排外 難學外語

兒時與伯父一家同住,他是大家庭中讀書最多,曾有志赴英留學,後因繼承父業,放下宏願,但仍以懂英文自豪,自告奮勇當孩子們的英語導師。一如當年很多本地人學英文一樣,隨身攜帶生字簿,在英文生字旁寫下廣東拼音,如「好」(good)拼成「骨」,「明天」(tomorrow)則拼成「吐摩勞」。

如斯拼音方法或是不少廣東人無法讀好「g」音及把「r」讀成「l」音之故。荷里活電影曾多次拿此類英語發音為笑柄,醜化中國人。若當年大家庭施行自家人優先制,規定家中既有人懂英文,子弟便不得外求,我只能拜伯父為師,那自小受廣東字拼音訓練,我的英語發音肯定「very骨」!

有學校聘請普通話教師,要求應徵者以普通話為母語,引起本地教師不滿,認為學校將聘請新來港人士,甚或直接從內地聘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政府鼓勵學校優先聘用本地培訓教師,外地人來港任教,須符合准予在本地任教的各項要求。

然而,備受質疑學校的聘用條件並沒違背教育局所鼓勵者。因聘用條件是「以普通話為母語」,而非「在內地出生及生活」;只要以普通話為母語,或普通話達母語水平,便合資格應徵,不論來者是本地土生土長或是來自內地。香港有檢定普通話水平的公開考試,合格人士中有達母語水平的,但也有低於母語水平的。如何分辨?只要到內地走一趟,若有人讚你普通話說得好,你便屬低於母語水平,因「說得好」的真正意思是:你說的我聽懂,但一聽便知你不是內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