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豪客全球爭 只見港人嫌錢腥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中港矛盾頻生,香港要求限制內地個人遊的呼聲不斷高漲,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向被譏為「蝗蟲」的中國旅客熱情招手,紛紛簡化簽證手續。歐美國家看重中國旅客的強勁消費能力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與部分港人「嫌錢腥」,形成鮮明對比。

五一黃金周臨近,又是中國人出境旅遊的高峰期,為吸引中國豪客光顧,多個國家爭相推出簽證新政。新西蘭率先宣布五月一日起給予中國旅客兩年內多次往返簽證待遇,而之前最多為一年。美國近年不斷簡化中國人簽證流程,現在又考慮讓第二次入境的中國旅客免簽證。歐洲國家亦不甘後人,紛紛免除中國旅客入境簽證限制,包括縮短申請時間、簡化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毋須面談等,其中法國將簽證時間由過去的十個工作天減至不超過四十八小時。而全球為中國旅客提供免簽證政策的國家,已增至四十五個。

平心而論,中國旅客的不文明行為不僅在香港有,在其他地方也有,批評中國旅客質素的聲音可謂比比皆是,「土豪」、「大媽」列入牛津詞典就是明證。不同的是,人家既看到中國旅客文明質素有待提升的一面,更看到他們豪爽消費的一面,沒有大驚小怪,沒有小題大做,更沒有過分清高到跟錢過不去。事實上,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旅遊市場,去年共有九千八百萬中國人出境旅遊,中國豪客一擲千金的消費能力成為各地熱門話題,世界各國爭相從中國經濟發展中分一杯羹,不足為奇。

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旅客消費帶來的好處遠大於副作用,這個道理人人都懂。香港經濟之所以能從當年沙士低谷中迅速反彈,並在歷經全球金融海嘯打擊後仍能維持繁榮局面,幾乎全民就業,旅遊業功不可沒。誠然,內地旅客在地鐵違規飲食及街頭便溺等不文明行為不絕於耳,但與每年達四千萬人次的旅客量相比,畢竟只佔極小比例,一竹篙打翻一船人有欠公道。對於那些不文明行為,當局該執法的就執法,一視同仁,既不能因為他們是內地旅客就講「包容」,也不能因為他們是內地旅客就刻意針對,小題大做。

一個巴掌拍不響,中港矛盾近年愈演愈烈,雙方都有責任。以街頭便溺為例,錯了就是錯了,部分內地居民卻強詞奪理,揚言罷遊香港,更號召五一黃金周到香港「派金」示威,這不過是自暴其醜,自招其辱罷了,而本港部分政客上綱上線,無良傳媒煽風點火,也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當然,中港矛盾激化的根源在於港府無所作為,以致旅遊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擾亂了部分港人的正常生活,為別有用心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不管怎麼說,以世界之大,好玩的地方多的是,內地客的確有「罷遊」香港的底氣。也許不少港人正中下懷,認為耳根清淨比看錢分上更有骨氣,但得大還是失大,仔細考慮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