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網民貼片侵權 濫用fb掠水

網絡是靠創意突圍的最佳渠道,近年不少年輕人製作的影片引起社會廣泛共鳴,在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點擊率動輒上百萬,製作人可獲網站廣告分紅,又賺取人氣。惟社交平台facebook上部分專頁,在未經製作人同意下,肆無忌憚下載影片重新上載,大大影響原作影片點擊率,侵蝕製作人收入。有網絡紅人狠批此舉等同偷竊,並質疑有專頁藉轉載短片賺廣告收入。法律界人士提醒,有關專頁隨時觸犯《版權條例》,受害者可循民事索償。立法會議員指網上侵權形式日新月異,當局有責任提高公眾對尊重版權的意識。

「我條片用咗六十個鐘製作,收入只得五百蚊,仲低過最低工資!其實我好感謝啲專頁令我條片更多人認識,但未經同意私自下載後重新上載就好有問題!」居於美國紐約的廿七歲澳門青年「伯賴」,三月底在YouTube發布《學生生涯一定會遇到的十個人》影片,至今獲逾廿六萬人次點擊。他坦言影片於網站發布可獲分紅,惟不少fb專頁下載影片重新上載,但估計點擊率應是原片數倍,隨時已逾百萬次。

不少年輕人製作的影片近年爆紅,廣泛流傳,YouTube於○七年起推出夥伴計劃(YouTube Partner Program),吸引製作人上載影片,只要成功吸引網民眼球獲「關注」,製作人就可獲對分廣告收入。現時全球有超過一百萬名計劃夥伴,其中有數千人每年賺取十萬美元(折約七十八萬港元)以上。

「轉載」專頁粉絲激增

隨着社交平台興起,YouTube有「分享」功能,讓用戶在fb頁面張貼影片連結,而不分薄計劃夥伴賺取點擊率。不過現時部分fb專頁管理員會先行下載影片,再重新上載到自己專頁。如此,原本YouTube影片的點擊率便會遭「分薄」,原作者得到的「關注」因而減少,根據點擊率獲得的分紅也會減少。

同於三月底發布的《公屋.居屋.私樓》影片,由資深演員盧宛茵飾演三種不同態度的外母,擊中港男心坎,影片至今獲逾七十五萬次點擊。八十後導演Ronnie同樣控訴遭fb專頁剽竊創意,「有專頁轉載我條片後,粉絲由三萬變到四萬幾人,條片喺佢度有至少七千個讚好;我自己個YouTube專頁『This Is Hong Kong』仲係得幾千粉絲!」他直斥,fb專頁「同偷嘢冇分別」,更為一些全職拍片的製作人不值。

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fb專頁營運者與商業機構合作搞「軟性宣傳」,在專頁內轉載宣傳片,當中牽涉金錢交易,而這些專頁亦會以分享網上影片來聚集粉絲,加強宣傳效果,以吸引廣告收益;因此他們一般不會直接分享原片連結,避免網民前往並訂閱YouTube的頻道後,便不再前往該專頁。

受害者可民事索償

「由頭到尾拎晒人哋啲嘢,冇加冇減就擺喺自己度,點會唔係侵權?」律師黃國桐指,原封不動地轉載影片已觸犯《版權條例》,受害者可循民事索償。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早前完成修訂諮詢的《版權條例》,提到「快速移除機制」,一旦發現網上侵權資訊,當局可要求互聯網供應商或侵權者將之移除,而毋須等待法庭手令。莫認為,網上侵權形式不時以新面目出現,當局有責任提高公眾對尊重版權的意識。

本報向多個被質疑「偷片」的fb專頁查詢,其中「環球膠報」指,轉載他人片段時有註明來源,亦不知「下載後重新上載」的方法會影響原作者收入,對於行為令當事人反感,感到非常抱歉。其餘專頁至截稿前未有回覆。YouTube發言人回覆,接獲用戶投訴個別的影片存在侵權問題時,會依法移除相關影片。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