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台灣經濟難題

台灣的問題與香港有相同之處,也有差異的地方。

相同之處是產業外移至內地,包括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大部外移。台灣的港口變成全球最大的上海港的餵給港、支線港,因而中產階級的基礎——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衰落、中產階級也同時衰落和下流化。

但是台灣產業轉型成功——以半導體為支撐的高新科技、資訊產業關鍵零部件和最近的生物科技,可算是新工業經濟轉型最成功的例子。可是,這些科技、資金密集的產業僱用的人才要求高但數目少,填補不了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外移留下的空缺。

與此同時,台灣大學大膨脹,百多家大學培養出來的是一般人才,既不能滿足科技密集產業的要求,也缺中產職位來提供就業。台灣不同於香港,不能借內地需求來提供消費行業的就業需求。低下層就業不易,大學生就業下流化,結果是工資下降,失業上升。

台灣也如香港,不少在內地賺了錢的台商回台投資、投機房地產業,把房價抬高,台北市買房變成世界第一難,以每年中位數工資計,要十五年不吃不用才買得樓,與香港的情形相同。前景不佳、就業困難、工資低下、房租飆升,台灣的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畢業生怎能滿意?這樣結構性的問題,不是馬英九政府所能短期解決。國民黨內山頭林立,民進黨對抗激烈,馬英九民望低是必然的。

若台灣能把內地消費需求轉移,當然可即時改變經濟形勢,且台灣地大,不會有香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