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透露,上海海事法院已通知律師,已正式將日本三井株式會社一艘二十八萬噸的輪船扣押,作為賠償原中國中威輪船公司在二戰遭受的損失。此事必然對當下及未來的中日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其實,上海海事法院在二○○七年底,已對這起延宕二十年的訴訟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被告日本三井株式會社賠償中方原告二十九億餘日圓,折合人民幣約一點九億元。
但是,顯然日方不執行判決,直到本月十九日才有機會扣押該船作為抵押。
案件肇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中國船王」陳順通將兩艘輪船借給日本公司,輪船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神秘消失。此後,陳家三代人相繼在日本東京、中國上海提起訴訟。上海法院認為,從租約期滿起至兩輪沉沒期間,日方屬於非法佔有兩艘貨輪,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在目前中日關係極度惡劣的狀態下,此案件必然成棘手問題。中方顯然不是衝動行事,從○七年至今已近七年,一個抗日戰爭也不過八年,相信中方採取強制性措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不會退讓的。那麼,日方如何應對?如果安倍政府默認上海海事法院的判決,將此事回歸到民間個案層面處理,那麼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這樣安倍或者招致日本民意的不滿;更為重要的是,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中國對日本的民間索償絡繹不絕。例如,香港的日本軍票,也轉向非日本法院索償模式。
安倍政府若為日本公司出頭,要求交還扣押船隻必然不果;若採取報復行動,則雙邊關係更加惡化。所以此事值得追蹤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