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兒子生活消極,但張父仍感覺他是孝子,對兒子走到這一步,他感到內疚及自責,張父傷心地說:「我覺得自己好唔識做人老竇,係一個失敗嘅父親,同個仔溝通唔到,搞到個仔咁樣,好希望個仔可以快啲醒番,個腦無事。」平日不知如何和兒子溝通的張父,如今只能對着遺書向兒子剖白:「連死都有勇氣,點解無勇氣去面對現實同工作?」
多年來,兩父子之間都是一句起兩句止。張父稱,醫生指其子呼吸已回復正常,但其腦部已受損,即使日後甦醒亦可能影響智力。他向愛兒剖白心聲:「阿仔,唔好咁傻!有咩事都可以話畀老竇知,連死都有勇氣,點解無勇氣去面對現實同工作?你又無咩負擔,好話唔好聽,你係我個仔,我養你過世都無問題啦!我唔食都會畀你食,做咩都諗埋一邊?唉!人生就係要求生,又點會求死呢?」張父擔心兒子日後康復之路,由於他每月收入只有八千元左右,家境不算富裕,對日後既要照顧兒子又要返工感到憂慮。張父又稱,之所以沒有強迫兒子返工,是怕逼死兒子,因為看新聞都見到有青少年不堪壓力尋死,故恐防兒子無法承受壓力。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心理學博士李美瑩表示,如發現家人性格上突然出現轉變,如持續多個星期感心情低落、拒絕交際、不肯返工或返學等,這有可能是情緒病及抑鬱症的先兆,家人應密切留意其生活狀況,如情況持續兩星期至最多一個月,便應向專業人士如醫生及社工等求助,以便及早了解事主的心理問題及需要,並作出適當的處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