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學運是對兩黨不滿

太陽花學運有何影響?學運衝着政策而來,自是不滿執政黨。

說選舉,年底七合一,一六年有大選連立委選舉,雖說參選人都明哲保身,便是行使必要的沉默,甚至不說不錯;但政黨政治,多數執政跟多數立法居然不咬弦,黨主席民望低落,國民黨氣勢江河日下,黨員自難獨善其身;大夥想及○八年阿扁的低民望,民進黨於大選及立委如何慘敗,如今輪到國民黨,選起來自是人人自危。

但學運效應又不只波及選舉,學運期間,學生一路與政黨保持距離,一是只把事件局限在政策討論,避免過多的政治操作;二是避免事件政治化,有助站穩政治純潔的高地。學運說是反映民意,卻始終衝着馬政府而來,台灣政治非藍即綠,不支持藍營,參與者便可解讀為綠營人士又或中間選民。

意思是這些學生或民眾出於綠營,但這運動又處處提防民進黨干預;反映民眾雖然不支持藍營,但如果有得選擇,又未必支持綠營。預示在目前兩黨政治之間,未必沒有第三條路線的發展空間。

有人形容,學生其實可以乾脆組黨,一旦組黨,最受影響的不是國民黨,被替代的反而是民進黨。因此,學運之後要檢討的又不只國民黨,民進黨也湧現一片自省聲音。

學運運作,主要透過網絡動員學運社團,再結合民間組織,接觸中間和偏綠選民,組織不算緊密,但訊息傳播有效率,又號召力強;不只衝擊政黨政治,還直接衝擊現行的民主制度,由人民集結力量直接抗衡行政立法的分權制度,在兩權之外生出一個第三權。反映民間對現時的兩黨政治,已到了極其厭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