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拉布常態化 雙輸風險增

財政預算案自二月公布,距今已差不多兩個月。財政預算案是一個法案,要經立法會通過才可以生效,所以未來的一場硬仗,就是在立法會內通過《撥款條例草案》,即財政預算案的正式文件。

以前財政預算案的關注不及今天,一來市民習慣了每年派糖,只要預算案有糖派,儘管派糖不可能每盡人意,但社會大多會接受。二來香港習慣了小政府和不依靠政府,所以預算案也沒有多大的民間期望,是以財政預算案一般都是在有不滿聲音下通過。

港式拉布 難言合理

真正令預算案變得複雜的是,數年前財政司司長因議會要挾不通過預算案,將向強積金注資六千元的建議,改為向合資格市民每人派發六千元,這個做法讓議會明白了要挾的力量。去年預算案拉布一役,令激進派議員嘗到了甜頭,也令今年預算案有了新一次拉布的預期。拉布已是必然發生之事,問題是如何將拉布的影響減到最小。

平情而言,拉布是民主議會的一種常用手段。反對派藉拉布阻止法案通過,又或透過拉布來與執政一方討價還價,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外地議會縱有拉布行為,但雙方都明白遊戲規則,拉布更多的是向所屬選民交代的招數。拉布雙方心下明白,拉布只是一場政治騷,在各取所需下,只要不傷國家根本,拉布都是在有默契下進行。

香港的拉布卻不同,拉布的原因和目標並不合理,令整個拉布行動變得失去合理性。首先,為甚麼會有拉布行為?據反對派所言,是不滿預算案中沒有制訂全民退休保障和沒有向市民派錢。這樣的拉布理由極為牽強,因為所有政團都會有其對預算案的主張和看法,要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內滿足所有政團的要求,在定義上根本不可能。也就是說,假如因為沒有滿足政團的訴求便要拉布,那麼拉布就是一定會發生之事,理由是一定不可能滿足所有訴求。

本小利大 穩賺不賠

而且,拉布並不是以實行對預算案的訴求,而是以癱瘓預算案甚至整個政府運作為目標,這樣的拉布行為,無論在原因和目標上都難以合理化。可以說,拉布的唯一目標就是要政府難看,從而撈取其政團的政治利益。這個目標其實很明確,市民也大多明白背後的動機,只是拉布的後果卻是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是拉布的象徵意義。拉布是向大眾宣示政見的大好場合,各大傳媒會不停捕捉各種拉布活動。對發動拉布的政團來說,這是宣傳的大好時機,他們大可將自己反政府的形象深化,對時下反叛的年輕一代有其吸引力,除了可穩固選舉的票源之外,更加可以藉此吸納新血。須知道,從近年選舉經驗已可看出,傳統的民主派在選舉上不敵激進派,激進派要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版圖,拉布是一個大好機會。縱使拉布最終不成功,但發動的政團目標已達,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其次,發動拉布的成本很低。任何一個條例都可以發動拉布,到最後,拉布又可以將建制派綑縛在議事堂,發動的政團其實是以本小利大方式,將建制派困在一起,對打擊建制派自有作用。拉布的目的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香港的政制發展已在十字路口,各方勢力無不虎視眈眈,拉布只是其中一個引發點而已。未來的政改是另一個主戰場,出位行為已是指定動作。拉布是一個熱身,是一個讓反對一方凝聚實力的方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香港步向雙輸的風險已大大增加,以社會為利益作押注的行為只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