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法會將組團往上海「考察」,實則為泛民「度身訂造」的統戰之旅,泛民議員相機與涉港事務的中級京官商談政改方案。香港政改為甚麼要去上海談?無疑是要泛民承認北京對政改的主導權,無視香港政改應由港府提出方案,交由立法會審議通過的自治憲制原則。然而,泛民議員猥自枉屈,自甘墮落,港人可以依靠這些人爭取真普選嗎?
在此前泛民組成「普選絕食團」,由三月二十八日起發動第一波接力絕食行動,有十七人參與,民主黨元老李柱銘聲稱這是為上海之行「提供彈藥」,泛民議員在上海與京官「單獨會面」,實為密室談判,把絕食當作是密談的「彈藥」,十分荒謬!詎料泛民北上前夕,「絕食團」只餘下三人,宣稱計劃絕食至上海行結束為止。所謂「雞蛋抗高牆、絕食爭普選」是鬧劇一場!
三月二十日,陳方安生的「香港二○二○」組織公布其政改方案,當中並無公民提名、公民推薦或政黨提名,只是在提名委員會的組成部分上做文章,稱方案能「發揮公民提名的效果」。與過去一年泛民提出的各個方案一樣,又是「有得入閘(泛民)屎都食」!
最近一段時間,揣摩北京意旨,戒慎恐懼,刻意逢迎(基本法)的政改方案令人目不暇給;四月二日十八名大專學者,包括前立法局主席黃宏發、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方志恒等,共同發表特首普選建議方案。「十八學者方案」建議提名委員會參照目前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但將第一至第三組別的公司及團體票改為個人票。引入「公民推薦」程序,即取得全港選民的百分之二(約七萬名選民)至三(約十萬名選民)聯署推薦,再直接爭取最少八分之一提委會委員提名(每名委員只可提名一人)成為候選人。
有關方案得到高官及親建制人士的好評。十八名學者有保守泛民(張達明及方志恒)、有親政府的民主黨副主席羅致光,也有被公眾認為是中間派、實則立場傾向保守的黃宏發,後者亦儼然成為方案的代言人,更稱政治是「可行的藝術」,不是爭取失敗,就只有放棄及「一拍兩散搞革命」兩個選擇。
毓民不禁想起徐復觀先生在五四年四月在台灣的《民主評論》雜誌一篇文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性格及其歷史的命運》,其中一段說:「概觀二十多年來(即大陸陷共前後)知識分子的性格,其形態可略舉其三:一是以個人小利小害為中心的便宜主義。在便宜主義之下,決不擔當一點天下的公是公非。昨日之所非,不妨為今日之所是;私下裏的痛恨,立刻變而為公開時的揄揚;口頭上的批評,立刻變而為文字上的歌頌。一是貌為恭順,刻意揣摩。百說百從,百呼百諾。但實則一事不辦,一事無成;當面的色笑承歡,決不代表背後的盡心竭力。一是捕捉機會,肆行敲詐,獲取報酬。此時的群眾可奮起敲詐其平日所奉事的領袖,在野黨可奮起敲詐其平日受御用的在朝黨。……」
上一世紀四十年代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民主人士,五十年代中被毛澤東「引蛇出洞」,一場反右運動,幾乎無一幸免。今天香港的泛民主派,不知有沒有讀過這段歷史?當下香江,群魔亂舞;滿城盡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徐復觀六十年前的文章指出三種知識分子的歷史性格和歷史命運,對照此間在政治上有所憑藉的知識分子、政客,當年中國的民主人士與今天香港的所謂民主派,面對的對手都是中共,同樣無法超脫「恭順與敲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