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完成了上任後的首次歐洲之行,輿論用「一路順風」來形容,而習近平更像是在新主場了解一圈。
習近平此行經貿是重點,分歧偃旗息鼓。先是在荷蘭海牙出席核安全峰會;隨後在法國出席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活動,簽下五十份總價值一百八十億歐元的經貿合同;在德國簽訂的十項合作檔案,總值近百億美元;最後在比利時訪問了歐盟總部。習近平給歐洲以派糖式的投資,讓緊縮的經濟氣氛久旱逢甘露。歐洲顧着數錢,顧不得亦不敢再有過多指點。
歐洲清楚地認識到,對中國的訴求日益增加,抵禦風險需要靠中國作為後盾。習近平訪問歐盟總部期間,中歐雙方發表了《關於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大多為經貿及在國際安全合作。中國對外需求和經濟實力日益增加相匹配,歐洲的經濟疲弱,繼續投資振興經濟,經貿合作是雙邊關係的「壓艙石」。
值得一提的是,中歐在人權和法制方面要加強對話,展開合作。歐洲表示看到在人權法治方面,中國走向完善的步伐。雖然,人權法治在中國還未達到盡如人意的狀態,有些問題尚未能攤在案上,但凡事並非一蹴而就。兩年前,習近平在美國國務院發表演說時就講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但人權問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次,中歐繼續人權合作,是值得慶賀的。總之,繼續搞好人權,對中國的進步是有好處的。習近平,你懂的。
中歐發表合作戰略規劃,二○二○年貿易額將達萬億美元,這是無人不垂涎的大餅。對此,歐洲人,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