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南海不僅對「港人治港」的提法開始保留,覺得這裏很容易出問題,對「高度自治」也如此。因此,乾脆找個十分隆重、正式的機會,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從「一國兩制」的大國策中「拿掉」,不提為妙。
當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天才發明」者鄧老爺子心中,「港人治港」就是「愛國者治港」,不過,那時的「愛國者」標準不高,只要是擁護中國收回香港,有民族自尊、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出力,就是愛國者,不管他信仰甚麼主義,可以信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甚至是奴隸制。
鄧老爺子講了這樣的話後,許許多多的港人都自認為符合「愛國愛港」的標準,有資格、被允許成為治港「港人」。回歸之初,中南海欽點有反共的國民黨家族背景、在英國讀大學、和美國西方社會有廣泛商貿來往、八十年代生意瀕於破產、由北京出手相救、對朝廷感激涕零、不忘聖恩、矢言相報的「船王之子」董建華當特首,又全盤過渡了「港英政府」為「特區政府」,全體港英高官一個不少的成為特區政府高官,這樣的「港人治港」確乎相當「港人」。後來,又讓港英餘孽曾蔭權當了特首,「港人治港」更加「純粹」也。
那為甚麼現在「忽然」不提「港人治港」了呢?現任特首梁振英不是更加「愛國愛港」嗎?看來,問題不是出在特區政府領導層,而是出在香港「民間」,出在反對派坐大,出在有人「不認自己是中國人」,出在中港矛盾加劇,出在「港獨」思潮冒頭等方面。北京認為這些「反中亂港」的東西很容易借「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行之。這些東西形成的壓力,「愛國愛港」的特首也不易分辨和頂住,弄不好會墮入陷阱和誤區。有官員不是提出了港人港地、港人優先的口號嗎?這在朝廷看來就很易被別有用心者利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