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現金補助不是解決廢物回收之道

香港廢物處理現時主要靠堆填,可是堆填區已快要飽和,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只是解決廢物問題的一種方法,而源頭減廢和廢物回收循環,更是一個全方位廢物處理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回收廢物使之循環使用,在意念上是好的,香港現在的回收率已比以前大幅上升,可是回收率上升並不代表廢物循環再用的比率提高,因為不少經回收的廢物,是會出口到其他地方,而本地的回收工業的發展也比較滯後,這也是不少評論批評之處。

自由市場 遭到破壞

有一種意見認為,本地回收工業發展滯後的原因,是本地需求不高之故,加上香港營運成本高昂,因此建議政府應該補助香港的回收業,使之可以有利可圖和成長。這一派的意見,廢物的處理是有成本的,與其政府要花上高昂的費用來處理廢物,倒不如將這些資源來補助回收業。這個構思,政府付出的是既出之物,假如將之來補助回收業,一來可以用來解決廢物問題,二來又可以讓回收業有成長的機會,是一舉兩得的做法。這個意見表面看起來有其可取之處,可是這個建議在實際上並不可行,提出這個意見只是從良好意願出發而已。首先,政府出資補助一個工業,在理念上是大有問題的。香港一個賴以成功的因素,是政府除了將營商環境弄得具競爭力之外,其實是不會對市場多加干預,更加不會從中挑選哪個工業作發展並支持。上任政府曾提出六大產業的構思,但也不會對這些產業提供金錢上的補助,最多是通過貸款和土地上的支持,這和補助建議大有出入。

我們要明白,要政府補助一個工業,其實是以公帑提供盈利給私人企業,在道理上並不可行。政府無疑會向民間企業購買服務,可是這種購買是政府以合理價格的商業行為,補助個別企業去謀取盈利又是另一個考慮,可以這樣說,補助企業去賺錢並不合理。而且,假如政府因廢物處理有成本,因而補助回收企業,那麼其他行業也可以用這個理由來要求政府補貼,香港一貫的自由市場也會遭到破壞,這並非是補貼的本意。

金錢補助 弄巧反拙

其次,以補助形式來扶持本地的回收工業,等於是保護本地回收工業,也不利其成長。對回收行業來說,現在一個挑戰是循環回收的水準日漸提高,要成功的在回收業站穩陣腳,是需要提升技術水平,可是接受政府補助等於有了誘因減慢技術提升,因為競爭的壓力小了,回收業要競爭的動力也小了,這樣下來的結果,必定是回收業的進步減慢,也會令回收業長期依靠政府的補助。這個擔憂並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眾多例子已可見到,政府補助只會愈來愈多,而實際的效益也會愈來愈少。

第三,就是要思考何謂回收業。因在補助的意見中,香港的回收業要可以有發展,就要從一條龍方向出發,例如塑膠的回收,回收後的塑膠要有出路,所以要成立塑膠工廠,而成立塑膠工廠後,也要顧及塑膠廠的產品售賣。

這個構思的大問題,就是會造成一種尾大不掉的困局,一個回收業要政府補助,而產生了這個行業的上游和下游事業也一概受到照顧,這個並非是補貼一個事業的本質,但後果卻會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是要小心注意的。

是以筆者認為,我們不應以金錢形式來補貼本地回收業。支持本地回收業是應該的,但應以政策來針對,以方便營商的角度,來使本地回收業可以成功的發展和成長。金錢形式的補助,只會弄巧反拙,不利本地回收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