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裏胡哨!」農業部前副部長高鴻賓在政協農業組討論時,批評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提出的今年要減少一千萬以上貧困人口,高鴻賓認為都是「話講得太大」。
高鴻賓特別認為,報告中「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的講法過頭,「在中國貧困標準每增加一元,就會增加六十八萬貧困人口,也沒有國家敢說能完全消除貧困,相對貧困永遠存在」,如此報告是「驚世人、鼓士氣,但能不能做到呢」?
顯而易見,高鴻賓是佔理的。他長期做農村工作,對貧困地區情況熟悉。實際上,好像香港這樣,靠派糖扶貧,中國要減少一千萬貧困人口就要政府投入相當多的救濟款。不救濟,光靠農民自身勞動滅貧則不容易。有些地方本來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居住,但是故土難離,當地人就是不遷移。
三禪相信,李克強也是知青出身,對農村熟悉,但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總是要有的成績,所以指標要高一些,尤其這又體現「愛民親民」。
高鴻賓提議,希望能夠修訂報告相關內容。他認為,「既然本屆政府是實事求是的政府,就應該做不到就不要說」。不過,三禪相信,這個指標不會修改,因為這也是經過農業部制訂的,要改,很多人沒臉。
其實,高鴻賓的不滿,是內地官場對「團派」不滿的一個爆發。高鴻賓更不滿意的是,報告中採用了太多「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澆灌小微企業之樹」、「一片熱土」等感性語言,他質疑:「難道是作詩」?偏偏,這正是「團派」的特點。
不過,有人直面批評總理,而且報道了,這也可說是中共民主進步的一個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