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重點扶貧,中產乜都無,政府形象又好鬥,隨時搞成階級鬥爭。施政報告跟財政預算案前後腳,官員政治論述能力低下,特首、財爺只知講政策措施,不知講政策理念,所謂施政、預算,就變成赤裸裸的全民計數;特區人民樣樣計,抱着「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的心態逐項檢視,結果是為甚麼基層有糖食,中產無得着?
除了官員,便是議員,政黨為中產發聲,說甚麼中產有份納稅,無份食糖,公屋住富戶,綜援養懶人,拿個別例子當常態。政黨求選票,基層、中產一把抓不奇怪,但應付方式一樣,也就是幫中產要粒糖,不過把中產選民當成基層老百姓餵養,政府先前扶了貧,現在便該輪到惠及中產。特區中產財富上不要共產,但要着數的思想比共產黨還共產。
社會風氣如此,就算特首派了糖,財爺又怎敢不退稅。但守財的財爺始終要節流,在職貧窮多派了,中產的優惠又不能少,更不敢得罪大財團;猛然發現往年的一次性措施最派得上用場,諸如公屋租金寬免,電費補貼等一定在劫難逃,到頭來不過挖東牆,補西牆,拿基層甲的福利來扶助貧窮乙。
內地拿個人遊餵特區,那怕甚麼金融風暴,特區經濟早已煉成百毒不侵,財爺年年看淡盈餘,又年年估錯,是只見外圍危機而忽略內地因素。特區經濟說有個人遊罩着,但現連中產都嚷着要人餵,可見食得飽的只是大財團。舊時殖民地連基層都自力更生,反而不會開口閉口謀福利,中產、基層也未至於要人有我有。回歸後,所謂抓緊經濟機遇,卻不過大夥都期望張口待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