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口頭承諾不如當天起誓

雙辣招政府聽了建制意見,同一稅項做法不同,加減辣的推行與審議先後次序不一,政府只願口頭承諾,不願白紙黑字修例,有架空立法會之嫌,觸動尊貴的議員權力神經,去到第三讀,政府驚覺未必夠票過關。

口頭承諾這回事,說白了,就是得個講字。舊時台灣,政客如果要做這樣的事,必然約定傳媒,大夥到廟裏的神明面前,所諾何事一一稟報清楚,豈只承諾,直情起誓,日後如有背誓毀約者,便遭天譴,諸如此類。事到如今,特區官員要想雙辣招順利通過,與其到處乞票,不如下趟開會,帶備三牲酒禮到立會當天起誓。

口頭承諾,多數政客都做過,比如政治人物要競選,自然有政綱,這政綱便有承諾意味。像現屆特首競選時,說過要廢除僱主拿強積金對沖遣散費,但這兩年施政報告都沒提及,特首解釋沒講不等於沒做,但民間以為是當選了便不再提;又如當年說過不需要建焚化爐,但如今政府又話要建。舉這些事例,不是說特首不重承諾,因為搞政治就是此一時,彼一時,政客莫說丟個莊嚴的口頭承諾出來,就是神聖得對神明起誓,統統都是政治所需;政客靠得住,母豬會上樹,誰相信了,不是因為政客狡獪,不過是信者愚笨。

雙辣招有壓抑樓價作用,支持的議員本佔多數,臨過關卻出現危機,連財爺都要叫議員以大局為重。政客說的「大局」,性質跟「承諾」差不多,也是個虛詞,意思是叫人不拘小節,實際是不談實務。政治所需,口頭承諾此時是大局,立法原則倒成了小節,議員日後不如到廟裏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