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發展橋頭經濟

陸路入境稅之議一開,可以說得上是一石激起千重浪。旅遊業界堅決反對,視之為洪水猛獸,會打沉整個產業;政府亦已明確表示建議不可行,特首直言此舉是「未富先驕」,卻招惹支持建議人士反感,換來狠批。

對市民而言,內地遊客逐年增加,鐵路車次的承載力逐步接近極限,人多行李多,旅遊旺區如油尖旺及銅鑼灣等,也有人滿之患。至於水貨客更是防不勝防,值得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上不滿的聲音,特別是影響到市民日常生活,上班上學諸多不便的情況必須正視。

政府早前公布《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推算到二○一七年訪港客將達七千萬人次,到二○二三年更會突破驚人的一億大關。報告一發表,在社會上即引起強烈回響,公眾關注本港旅業的接待能力,酒店是否足夠,口岸會否超負荷,在政府拒絕設限的情況下,市區範圍,尤其是購物旺區的擠迫問題能否應對,是無法迴避的大問題。

內地旅客欣賞香港是「正貨之都」,商品質量有保證,不會賣假貨。近年不論個人遊或旅行團的陸客均展現大量採購的風氣,政府規劃促進所謂「橋頭經濟」的方向正確,可在邊境地區或未來於市區旺地以外興建大型購物商場,以起分流作用,紓緩現有旺區人流貨流過量的壓力。

發展大嶼山是今年施政報告的一個熱點議題,政府宜加快全面研究,於區內增加酒店及大型商場等,既能提升旅遊競爭力,又能發揮分流作用,各項進度宜加速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