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廚餘來太遲 減廢還須新思維

香港物質豐富,港人一向識食,導致廚餘數量相當驚人,成為「垃圾圍城」其中一大隱患,已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當局昨日公布處理廚餘計劃,無疑展示了決心,但要走出垃圾圍城的危機,這一小步顯然不夠。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刻意安排,港府下周將向立法會重新提交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撥款申請,在此之前率先公布處理廚餘措施,可謂先聲奪人。怕只怕,在重重阻力之下,即使處理廚餘計劃得到認同,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撥款申請也不容易獲得立法會放行。

根據環境局的計劃,處理廚餘包括四方面:全民惜食、食物捐贈、廚餘收集及轉廢為能。其中廚餘收集及轉廢為能成為「主菜」,當局將建立一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的網絡,每日處理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噸廚餘,首間位於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預計二○一六年投入運作,目標是二○二二年減少四成廚餘廢棄量。

眾所周知,本港每年製造一百三十多萬噸廚餘,佔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約三分之一,這些廚餘絕大部分被直接送往堆填區,不僅增加堆填區壓力,而且造成極大浪費。在現代科技之下,廚餘除了可以轉化成堆肥,還可以將廚餘中的碳轉為甲烷用來發電,以港人每年產生的廚餘計算,估計可產生約十一億度電,滿足本地用電量百分之一至二。與堆肥方式比較,將廚餘轉化為甲烷既減少用氧,能源效益較大,而且廚餘縮減比例亦較大,由堆肥方式的縮減四分之一,變為只餘八分之一。由此可見,處理好廚餘,一來可以轉廢為能,二來可以減輕堆填區壓力,當局拖到今日才定出所謂的藍圖,可謂姍姍來遲。

其實,香港垃圾為患,除了廚餘之外,如何處理其他固體廢物更是一大考驗。施政報告宣布預留十億元設立「回收基金」,推動回收業可持續發展,效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實際上,香港的客觀條件是地少人多,處理固體廢物必須多管齊下,源頭回收包括將廚餘轉廢為能固然重要,而興建焚化爐恐怕也是無可避免。港府再次啟動擴建堆填區和石鼓洲建焚化爐的撥款申請,下周一交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這雖然有不得已的苦衷,但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尤其是行政立法缺乏互信的情況下,兩項撥款申請都未可樂觀。

港府官員曾警告,再不擴建堆填區,垃圾圍城指日可待。這無疑是事實,問題是當局明知不能單靠堆填處理垃圾,為甚麼過去一直沒有做好源頭回收呢?為甚麼遲至今日才想到要處理廚餘呢?其實,即使當局能夠排除阻力擴建堆填區,也只是在拖延時間而已,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再說,如今連深圳居民也聯署反對香港擴建堆填區,港府一意孤行,只能自取其辱。時間不等人,到底是坐視垃圾圍城,還是盡快興建焚化爐,港府固然要作出決斷,市民亦應作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