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春秋:但求無過主義作祟

典型的公務員心態是甚麼?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套得過且過的公務員哲學,不妨稱之為「但求無過主義」。

由於但求無過主義者充斥着官府衙門,所以你能夠期待官老爺真心誠意為民眾解決問題嗎?最近又有一例足以說明,但求無過主義是怎樣的在官場作祟。

紅磡海底隧道的塞車問題困擾了香港人很多年,政府耗資七百萬元聘請顧問提出方案,嘗試紓緩過海隧道塞車。其中一個方案是紅隧加價和東隧減價,透過價格調整來平衡兩條隧道的車流量。可是五年過去了,反反覆覆研究諮詢的結果竟然是一切不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宣布,由於紅隧車流量出乎意料地下跌至二十五年來新低,而東隧車流量卻急升,決定暫時擱置「紅加東減」的計劃,等待至二○一七年方再考慮。

這不是太胡混了嗎?七百萬元公帑不是白白浪費了嗎?未來三年,港人同胞必須繼續捱那塞車之苦。

局長的理據似是而非,他說東隧的平均每日流量在去年已增至七萬二千架次,若再加上紅隧加價後會分流到東隧的五千架次,便會增至七萬七千架次,相當接近東隧七萬八千架次的最高設計容量。然而問題乃在於,紅隧的容量早就飽和了,而東隧極其量只是接近飽和罷了,為甚麼不好好利用一下東隧的剩餘能力?

因此我說,張炳良奉行的始終是但求無過主義,一切不變最符合其得過且過的公務員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