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雙非學童近年湧港搶學位,造成本港中學、小學及幼稚園適齡學童人口大幅波動,加上位處於非政府物業的幼稚園因「捱貴租」阻礙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教育局現正探討,將幼稚園搬入資助中小學校舍營運,形成「彈性一條龍」的同一校舍設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的可行性,以期將學生人數「拉上補下」平衡,減低教育界的震盪。幼稚園業界普遍認同上述建議,指長遠可將原屬私營的幼稚園教育逐步納入資助軌道,但有中小學校長指建議脫離現實,因合併校舍涉及不同辦學團體,實行上絕非易事。
現時全港有約七百多間非牟利幼稚園,半數位於租金非常高昂的私人物業如商場內或地舖。教育局研究十五年免費教育期間,亦擔心若日後包括租金全額資助幼稚園會任人宰割。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出席傳媒茶敍時透露曾有專家天馬行空地提出,小學及幼稚園適齡學童人數未來數年持續增加,但升中人數反跌,建議將私人物業的幼稚園搬入可騰出空間的資助中小學校舍內,或擴建該等校舍兼營幼稚園,達至一校舍設有中學及幼稚園、小學及幼稚園,甚或中、小、幼一條龍學校。
吳克儉指學生人口波動影響學校甚大,會由幼稚園一直影響至中學,「我天馬行空咁講,依家有啲學校係一條龍,可唔可以將幼稚園同小學放埋一齊?」認為若實現類似「彈性一條龍」學校,學生人數可「拉上補下」平衡,形容有關建議雖屬天馬行空,但他未有否定其可行性。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認同建議值得考慮,只要中小學可騰出空間,將部分設施改裝適合幼稚園要求已問題不大,「好似安排校舍最低兩層做幼稚園,另添加小操場專畀幼稚園學生使用就可以。」並說不少私營幼稚園「捱貴租」且成為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的一大阻礙,新建議則可長遠將私營幼稚園逐步納入受資助軌道。
不過,資助中學及小學不太認同。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預計,升小人數未來四年持續增長,小學面臨加班、加派,回復大班,反問如何能騰出空間兼營幼稚園,質疑有關建議脫離現實,「依家標準小學校舍根本無空間做埋幼稚園」。
張勇邦同意有關建議方向正確,要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必先將幼稚園納入政府用地以解決高昂租金資助問題,他反建議港府考慮日後土地規劃另闢幼稚園用地。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亦質疑,合併校舍涉及不同辦學團體達成共識,但這並非易事,更質疑中學及小學校舍設計並不適合幼稚園學生,日後隨着雙非學童完成中學階段,合併校舍的「一條龍」學校又或需面臨「脫龍」,「我最驚教育局醫到頭就輪到腳痛」,批評當局欠缺周詳的教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