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球場上與對手身體碰撞少不免,無情力「一撞」可能導致肩關節脫臼。有骨科專科醫生提醒,年輕人勿「懶醒」自行托臼,因位置不正確可致關節不穩定及鬆弛、用作固定關節的關節唇撕裂,甚或骨折也不自知。有研究發現,運動員或經常運動者首次脫臼後,再脫臼機會高達八成七。及早接受手術治療修補關節,可減低復發機會。目前可使用微創關節鏡手術,以零點三厘米內視鏡觀察,再以固定釘修補,術後僅遺下三個針孔般傷口,復發率僅百分之三點四,該技術已在港廣泛使用。
肩關節由骨、韌帶及肌肉組成,韌帶負責固定肱骨位置,肌肉負責控制關節活動。聖保祿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劉業光表示,當碰撞、滑倒、跌倒,或在交通工具上握扶手時車輛突然煞停,肱骨有機會從韌帶脫出,導致肩關節脫臼,患者關節會疼痛、腫脹兼動彈不得,肩膀亦變得畸形。
他說,脫臼患者以向前脫臼佔多,達九成八,絕大部分屬肩關節唇撕裂,令關節難以固定。另外有七成多人亦會出現肱骨骨折。因此,需照X光確保沒骨折才托臼,並需覆診評估是否接受手術。惟不少人選擇自行托臼,致位置不正,且沒將患處固定二至三周復位:「重複甩臼,治標不治本。」
劉業光翻查文獻發現,年輕人及常運動者最易脫臼復發,十至廿歲及廿歲至三十歲人士再次脫臼比率分別為九成四及七成九。運動員再脫臼機會高達八成七,再脫臼會增加骨裂或淺窩撕裂的風險。
他認為,年輕、常運動及多次脫臼者值得接受關節鏡手術,以內視鏡先視察關節唇的撕裂情況,然後再以特殊器械及固定釘修補,減少病人術後痛楚及住院時間,復發率亦較傳統開放式手術低百分之三點三。完成物理治療跟進後,病人可恢復活動能力,重返運動場。
聖保祿醫院物理治療師姚茵茵又指出,曾經脫臼的人士亦可以在運動期間使用運動貼布,將表面的皮膚提起,減低與痛感器官接觸,從而減輕關節痛楚及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