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施政報告破天荒提出為在職貧窮戶提供「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當局推算計劃實施後,可讓三萬八千三百個住戶「脫貧」,即不再生活於貧窮線之下,令本港的貧窮人口比率下跌二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三點一,其中兒童貧窮率更可由現時的接近兩成,降低四點四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五點五。
根據去年發表扶貧報告,本港現有四十萬三千個住戶、共一百零一萬人生活於貧窮線以下,貧窮率為百分之十五點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於記者會表示,預計逾廿萬戶受惠於低收入津貼的家庭中,有九萬二千多戶原屬貧窮線以下,餘下十一萬三千多戶則稍高於貧窮線、即入息處於家庭收入中位數五至六成,當局預計在發放津貼後,可將整體貧窮率降至百分之十三點一,使三萬八千多戶「脫貧」。
對於外界質疑津貼加重政府長遠財政負擔,林鄭自言曾在庫務科及社署工作,明白社會福利易放難收,當局會貫徹審慎理財原則,強調該計劃的開支屬合理及可承擔水平。
當局昨日進一步解釋低收入津貼的申請資格及資產審查計算方法,在計算家庭入息時並不會計入政府提供的某些援助,例如傷殘津貼、生果金及學校書簿津貼等,但以個人做單位申請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則會被計算作住戶入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解釋,長者獲發長津已可減輕生活負擔,「減番出嚟」是公道做法。
問及長遠會否將性質類似的交津與低收入津貼合併,張建宗指交津於今年十月檢討,屆時再考慮,現階段不希望有太大轉變。當局未來一至兩個月會敲定低收入津貼其他細節,包括僱員花紅、僱主酌情發放的獎金會否計算入內等,強調當局傾向寬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