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前朝房策失敗 供應短缺樓價高企

【本報訊】港府將多幅土地重新改劃為住宅用途,當中包括貪曾前特首曾蔭權年代發展六大產業、原本預留興建私家醫院的大埔九公頃土地,將地皮「還原」後興建最多五千四百個單位。有學者炮轟曾蔭權土地及房屋政策失敗,「扣地」浪費土地及資源錯配,令房屋供應量長期處於樽頸位,是樓價高企不下的罪魁禍首,曾蔭權在房屋問題上遺禍深遠,應受到譴責。

規劃署擬改劃大埔區多幅土地用途,尤其是鄰近大埔醫院的一幅九公頃土地最矚目,大埔區議會一直爭取該幅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但為配合曾蔭權○八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醫療產業,結果強留土地興建私家醫院。可是後來叫停雙非,業界對醫療產業欠缺興趣,該私院地皮最終流標被空置六年,即使現屆政府改變土地用途,全速興建公屋,最快也要七、八年後才有望入伙。

停建居屋 停止賣地勾地

此外,會所佔用大量土地資源亦早已備受詬病;而食環署轄下不少公共街市早已十室九空,反映不少土地被嚴重浪費。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直斥,前朝曾蔭權政府一直辯稱「無地起樓」、「地從何來」,根本是自己「扣地」,於○二至○九年期間政府完全放棄房地產市場的角色,停建居屋、主動停止賣地及勾地,直至○九年底才被迫考慮恢復賣地,曾蔭權官僚作風,沒有因應市場及需求變化打破行政上的慣常做法,令房屋供應量嚴重短缺。

此外,曾蔭權好大喜功,為推行六大產業預留不少土地,但又未有積極推展,大埔私院用地恐怕只是冰山一角,鍾斥前朝政府土地規劃失敗,浪費大量珍貴土地及資源錯配,批評曾蔭權「有地唔起樓」,令房屋供應量長期處於樽頸位,是推高樓價的罪魁禍首。

曾蔭權停止建屋遺禍深遠,鍾指即使現任政府積極「搵地」,要增加房屋供應量難度仍然很高,由改變土地用途至建屋落成及完善基建配套,「至少十年八年時間」,短中期房屋供不應求問題始終難以解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