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百年古宅保育成功

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山頂何東花園不保,同樣面臨遭拆卸,被譽為山頂現存最古老的十九世紀維多利亞式古典大宅的甘道廿三號,有望保育成功。發展局與大宅業主和記黃埔經過兩年磋商,終達成協議,同意以非原址換地方式,將這幢一級歷史建築物對面一幅面積相若綠化地交予業主發展,大宅則歸政府所有,預料大宅有機會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發展局發言人確認,文物保育專辦事處原則上支持透過換地保育甘道廿三號大宅,但仍需研究細節,大宅日後用途亦未定。發言人強調,大宅具特別重要價值,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大宅業主和記黃埔指,兩年來與政府商討保育大宅的不同模式,終達成非原址換地方案,將甘道廿三號大宅的重建潛力轉移到對面地皮,方案可確保該幢有一百二十六年歷史、被譽為山頂現存最古老的十九世紀維多利亞式古典大宅,獲得保育之餘,亦可保障業主的重建發展權。

綠化地皮 改建住宅

和記黃埔申請改劃甘道廿三號土地用途,將面積一千零九十九點九六平方米的大宅地皮,改劃為「歷史建築物保存作文化、社區及商業用途」,大宅對面一幅面積同為一千零九十九點九六平方米、原劃作「綠化地帶」的地皮則改劃作「住宅(丙類)2」用途作交換。業主指替代的地皮佔地面積與甘道廿三號面積相等,發展參數亦一樣,達致最公平原則,雙方無賺蝕,新大宅的最高地積比率為零點五倍,建築物高度兩層,另設兩個私家車位。

業主又指明白替代地皮屬綠化帶,已細心調整替代地盤邊界,避免砍伐珍貴或瀕危樹木,而因應替代地皮東面和南面樹木較多和茂密,將不會納入發展範圍內,新大宅的設計採用了多層次綠化方案概念,營造了多個園林緩衝區,亦可淡化建築物的邊界硬線條,令建築物周邊綠化帶的交替更和諧,業主亦會綠化用作支撐大宅平台的支柱,減低視覺影響。和記黃埔發言人指暫未定動工的時間表及工程費用,一切要待城市規劃委員會同意有關的土地用途修訂後,始再行研究。

收租盤一直無評級

甘道廿三號大宅建於一八八七年,是和記黃埔旗下的收租豪宅,一直並無歷史建築評級,和黃一○年獲屋宇署批准拆卸圖則,準備重建大宅,觸發保育戰,古物諮詢委員會其後將甘道廿三號原擬的三級歷史建築評級大幅提升至一級,阻延業主清拆,並爭取時間與業主磋商保育,最後保住大宅不被拆卸。

記者譚美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