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中港水乳不交融

華人社會、用漢字的地方幾乎每年都有機構主辦年度字選舉,比如兩岸、日本、新加坡,特區反而不甚了了。別的地方選年度字,是藉一字反映全年概況,像日本的「輪」,是去年拿到二○二○年的奧運主辦權;台灣的「假」,是去年民間假貨假物多,政治上假仁假義多;特區今年有民建聯主辦,結果選出「融」字,表面看有融洽、融合之意,字義正面,但似乎不是反映現實,而是期待特區將來,實情是去年特區社會非常不融,致有共融渴望。

特區鬧樓荒,新政府一上場便忙於覓地起樓,連郊野公園都打主意,卻只管公屋不足,無視新移民人口增多,單程證特區無審批權,人口政策自然模糊不清,特區本土意識坐大,於是又有「新香港人」稱謂提出。年尾終院一個判決,新移民住港滿一年即可申領綜援,雖說預計政府每年只多花幾億到十幾億元,但此例一開,自然牽涉房屋、醫療資源爭奪,中港莫說共融,直情搞對抗。特區一道限奶令延續到今年,過年前執法上更實行嚴打,中港水乳不交融;大環境特區經濟要吃阿爺奶水,但真要食奶,內地嬰幼卻是吃特區奶水安心。

社會上中港不融,政治上更加壁壘分明,不獨容不下反對派,就算對不欲只作舉手機器的建制派也是不容,結果卻是立法會對政府政策不通融;有的政策未到立會,已自動撤回,就算去到立會,也隨時觸礁。政府施政自詡現在最「齊腳」,一班官僚自說相處融洽,但每逢政策出台,又事必有官員、行會成員表達不同意見,所謂共融,隨時只是共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