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款內地供港包裝食米被驗出鎘超標,嚇煞嗜米港人,更令人憂慮的是,有關食米代理商全部聲言曾在內地作檢測及擁有檢驗檢疫部門的衞生證明,兩地把關工作備受質疑。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年初廣東已有鎘超標食米在內地市場流出,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卻堵截無力,認為食安中心應從嚴把關,不能只篤信內地批文:「唔好只係用食米有內地批文嚟叫市民放心,驗多啲最實際。」
今年二月開始,有內地傳媒揭發廣州市面的湖南大米及米粉鎘含量超標五成及一倍,追查發現問題大米及米粉的原料,來自一批早於○九年已被評定為鎘含量超標逾兩倍的食用大米,至五月廣州及佛山市再發現大米及米製食品鎘超標,包括港人常食用的東莞米粉。
當時香港食安中心只稱會向內地了解,又指有關產品附有內地衞生證明,有飲食業界已指內地鎘標準上限每公斤零點二毫克比本港每公斤零點一毫克寬鬆,就算部分供港食米有轉用香港標準作衞生證明指標,他們也感憂慮。
結果毒米悄悄流入,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王國興昨稱,食米是市民主要食糧,若含有毒物質,市民無得避,批評食安中心把關不力,廣州早已發現有鎘超標米流入市面,中心仍無法堵截毒米供港,促請中心不要再以內地輸港食米擁有內地衞生批文作藉口,應即時加強在入口層面抽驗食米:「你(食安中心)驗唔到,人哋(消委會)就驗到,完全解釋唔到。」